安徽定遠:乘“風”借“勢” 奏響協同發展“進行曲”

地處江淮分水嶺脊背的滁州市定遠縣,不臨江、不靠海、不鄰省界。這座曾被戲稱“三不靠”的皖東縣城,卻在2024年新簽約億元項目43個,總投資223.7億元,讓人眼前一亮。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來自長三角項目40個,總投資218.4億元,成為長三角產業版圖上的一方熱土。
那麼定遠,是如何吸引百億元的長三角投資?投資定遠,究竟在投資什麼?帶著這些疑問,近日記者來到這裡。
在定遠縣吳圩鎮的定遠汽車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安徽瑞褀新材料有限公司剛剛投產兩個月,工人們正在分揀制作完成的汽車零部件,這些看似泡沫的材料,其實是高性能聚合物,如今廣泛用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
安徽瑞褀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吳圩鎮黨委委員劉輝至今還記得,這家總部在蘇州的企業決定來定遠投資建設前,企業家曾經問了他三個問題:上游供應鏈能否暢通?下游產業鏈是否完善?有沒有心無旁騖的營商環境?
在他看來,這正是定遠的優勢:區位重構、生態進化、近悅遠來。
具體來說,當下的定遠,京滬高鐵、京台高速、滁淮高速、明巢高速和G329、G328兩條國道穿境而過,與正在建設和規劃的合新高鐵構成“六縱五橫”的綜合交通網絡,為定遠縣與長三角市場的交流提供了極大便利條件。
俯瞰京滬高鐵、合新高鐵“雙龍”交匯。定遠縣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生態方面,近年來定遠搶抓融入合肥都市圈戰略機遇,順應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趨勢,著力推動整車、核心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全面發展,打造優勢產業集群,並且高標准建設定遠汽車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合滁合作園)。
營商環境方面,定遠近年來深入推進“拿地即開工”改革,大幅壓縮項目審批時限,實現企業簽約即落地、拿地即開工、投產即達效,持續助力落戶項目“加速跑”,不斷刷新証照辦理“新速度”。
“所以我們最終選擇定遠,絕不是為了一個廠房或者一塊地,而是這裡有企業發展的未來。”安徽瑞褀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慶說。
汪慶的話,代表了眾多投資定遠企業家的心聲。緊緊抓住國家戰略疊加優勢的定遠,如今吸引越來越多的長三角企業落地生根。
而對於來自長三角地區的投資,定遠也並非來者不拒,而是與自身的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未來規劃布局相結合。
定遠縣商務局黨組成員陸旺告訴記者,去年招引的40個來自長三角地區的項目,並非都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是覆蓋汽車零部件、新型化工等眾多新興產業,與定遠縣的主導產業不謀而合,體現了新質生產力拔節生長、高新產業集群不斷涌現的發展之變。
俯瞰定遠縣的合滁合作產業園。定遠縣委宣傳部供圖
當前,隨著工業強縣成為定遠人的共識,跨區域的招商引資活動層出不窮,跨地區的產業轉移持續加速,跨省域的合作同樣呈現百花齊放之勢。
2025年,定遠的目標是完成招商引資“54465”任務,即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0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40個、新投產億元以上項目40個,項目轉化率超65%。
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支撐,也離不開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發展帶來的助力。
這是定遠的機遇,也是定遠帶給所有企業的發展紅利。
至此,開頭的問題,也有了答案。投資定遠,投資的是未來。一個皖東腹地縣城乘“風”借“勢”脫穎而出的未來,一個后發農業大縣筑夢工業強縣的未來。(周坤、王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