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水質實現質的飛躍 Ⅲ類以上水質斷面佔比首次達到100%
《杭州市京杭運河河長制工作規則》正式發布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日前,杭州市正式印發了由京杭運河“河長制”聯席會議辦公室牽頭編制的《杭州市京杭運河河長制工作規則》(簡稱《規則》),為運河的治理保護提供了新的“解題之法”。
“在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和河長制實施十周年之際,這一《規則》的出台,為運河下一個十年的河長制及水體治理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杭州市京杭運河(杭州段)綜合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則》的發布不僅展現了杭州市在運河水體治理上的決心與創新,更為未來的治理保護提供了明確的制度保障。
京杭運河的治理保護一直面臨“點多、線長、面廣”的難題。此次發布的《規則》,正是為解決這些難題提供了系統性方案。《規則》共分為總則、工作機制、工作職責、工作方法、附則五個部分,系統梳理了省、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五級河長體系,明確了各級河長、聯系部門及市級職能部門的職責分工。同時,創新建立了水質評價、環境巡查、信息通報、督促整改、履職評價、責任追究等六項工作制度,為運河河長制的規范化、標准化提供了堅實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為適應新時代運河治理保護的需求,《規則》還同步修訂了《杭州市京杭運河河長制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從原先的“4+10”(4個區+10個市級部門)擴增至“4+16”(4個區+16個市級部門),新增發改、公安、財政、規資、文旅、市場監管等6個市級部門,進一步鞏固了運河“齊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同時,《規則》還鼓勵市民通過志願服務、監督舉報等方式參與運河保護,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治理新模式。
自2014年實施河長制以來,杭州市率浙江全省之先,針對京杭運河編制了專項工作方案,並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十年來,運河累計完成綜合治理項目投資超160億元,水質逐年提升:運河干流Ⅲ類以上水質斷面佔比,從2014年的0%,到12%、50%、65%……直至2024年的100%,運河水質實現了質的飛躍。
“運河是大家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守護它!”站在運河畔,清澈的河水潺潺流動,兩岸綠樹蔥郁,市民悠閑地在步道上散步,一位在運河邊散步的市民感慨地說,“現在的運河邊美不勝收,飯后帶孩子散步成為一種享受。”展望未來,隨著《規則》的深入實施,運河的保護與治理將邁上新的台階,這條承載著千年歷史的“活態遺產”,將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