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推進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生產

金華婺城高標准農田建設守牢糧食安全

胡敏霞
2025年03月20日08:56 | 來源:金華日報
小字號

  連日來,趁著天氣晴好,在金華婺城區白龍橋鎮的高標准農田改造提升建設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抓緊時間修整機耕路。

  “原先,這片土地都是種苗的,非糧化整治以后,作為糧食功能區,連片種植水稻對於土壤、基礎配套設施等都有很高的要求。”白龍橋鎮副鎮長錢路說,2024年底,該高標准農田改造提升建設項目動工,項目涉及面積有1294畝,其中改造提升面積1204畝,新建面積90畝。建設內容包含拆建灌渠、設置下田坡道、埋設灌排水暗渠等,預計今年6月底前完成。“項目的完成,能夠讓種糧大戶更好地進行機械化種植,提高畝產效益。”錢路說。

  距離白龍橋鎮十多公裡的長山鄉石道畈高標准農田改造提升示范項目(綠色農田建設項目)現場,種糧大戶潘芸英看著眼前盛開的油菜花告訴記者:“預計今年油菜出油率能達到每畝150斤。”

  今年是義烏人潘芸英來婺城種糧的第5年。原先,石道畈這片由山改田的土地種糧條件不足,“土壤不好,保水性比較差。配套設施也不齊全,沒有抽水設備隻能靠天吃飯。”

  2024年初,婺城區啟動石道畈高標准農田改造提升示范項目,涉及琅琊鎮、長山鄉的7個行政村,建設面積5487畝,其中改造提升高標准農田5202畝,新建高標准農田285畝,總投資3200余萬元。項目涵蓋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間道路優化提升、農田防護與生態保護、農田新基建等內容。經過一年多的改造提升,“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的田園畫卷徐徐展開。

  “通過土壤改良,去年下半年我們種了一茬芝麻,結出的芝麻明顯比之前大。等油菜收割完以后,我就馬上要種水稻了,預計今年的水稻畝產能達到900斤。”潘芸英說,農田周邊的道路、抽水管等配套設施日漸完善,也讓自己對種糧更有信心。

  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高標准農田建設正逐步將“靠天吃飯”的農田轉變為“高產穩產”的沃土。近年來,婺城區通過新建、改造、擴建等方式,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推進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生產,截至目前,該區共建成高標准農田20.9萬畝,改造提升高標准農田2.66萬畝,圍繞“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等八個方面開展建設,重點通過加強灌排渠系建設和改造、合理設置田間道路、科學布設農田林網、完善輸配電線路設備等,讓婺城成為一片希望的沃野。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