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5G-A+AI賦能海洋智治

浙江移動打造立體化智慧海防新標杆

2025年03月22日16:29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浙江移動積極響應國家“海洋強國”戰略部署,依托5G-A、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應用,積極參與海域智慧建設,構建“空天海陸一體化”治理體系,為浙江省反走私、海洋生態保護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助力海洋治理邁入“智治時代”。

5G-A+人工智能應用,織密反走私天網

溫州是全國反走私智慧綜治試點城市,浙江移動運用5G-A創新技術,率先打造“空天海陸一體化”海上綜合治理體系。

一直以來,傳統雷達監測存在盲區、海域網絡覆蓋較難,是海域監管面臨的難題之一。為此,浙江移動聯合浙江中心5G-A實驗室等單位,在蒼南大漁灣區域部署5G-A通感一體基站,覆蓋岙口和岸線雷達盲區,監測目標接軌率達95.1%,有效支撐海域走私打擊、三無漁船管理、碼頭非法作業等治理場景。

一艘疑似走私的船隻,在進入溫州市海域后被溫州海上綜合治理平台迅速鎖定、全程跟蹤,走私船關閉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以后隱蔽行蹤,而治理平台通過綜合運用5G-A通感基站、雷達、AIS等多種手段,不僅實時發現了可疑船隻位置,還獲取了船隻的動態視頻,結合時空智能底座和AI分析,實現違法違規行為的主動識別。

“為應對走私船隻利用復雜地形躲避監管的挑戰,我們依托5G專網技術打造立體化防控體系,助力海關部署5輛搭載5G模組的指揮車,並且提供夜間應急辦案和臨時補網能力。此外,目前全市大型海洋漁船全面安裝5G模組和衛星融合通信系統,可實現視頻實時回傳和遠程語音播報功能。”溫州移動的工作人員表示。

據悉,截至2024年底,溫州已累計查獲涉私船舶200余艘、車輛近千輛、成品油和凍品上萬余噸、香煙百萬余條,涉案金額高達百億元以上。

20公裡級通感5G-A東海“試劍”,走向深海開發與管理

在台州東海海域,浙江移動聯合浙江中心5G-A實驗室等單位,成功完成5G-A 20公裡級通感海域商用測試,對進一步加強中遠海域智慧綜治監管作出了有益探索。

該測試基於5G-A通感一體化基站,實現超遠距離海域場景船舶速率檢測、軌跡識別、電子圍欄告警等功能的驗証。技術團隊突破性採用新型幀結構與超大規模天線陣列技術,攻克中遠海域感知精度不足的瓶頸,在多站點組網下實現20公裡海域內船隻高精度定位。

“海上環境復雜,5G基站建設面臨多重挑戰。5G-A 20公裡級通感海域測試,實現了海上船隻定位、軌跡速度識別及海上設施防碰撞預警,可有效避免海上交通事故,提高海上搜救和海洋環境監測的效率和安全性。”浙江移動工作人員介紹,這一突破標志著5G-A通感技術從近海走向深遠海,有望應用在海洋漁業、海洋環境監測、海上救援等領域,助力海洋經濟開發。

聯動城市大腦,智能無人機巡檢系統護衛平安海岸線

在舟山岱山島東沙工業園區巡檢中,一架無人機悄然升空,通過搭建的AI視覺大模型系統,很快識別發現一家工廠在規定時間排煙疑似超標,將預警信號、圖片信息上傳至岱山低空海治綜合平台,平台通過城市大腦管理平台將任務派發至鄉鎮和環保部門上門進行聯合處置,並發出了要求整改的指令。一段時間后工廠整改完成,無人機復飛升空進行抽查,核實后完成了任務閉環。

據了解,由浙江移動助力建設的岱山縣海陸空協同執法一體化改革項目,是一個多跨協同的“海陸空”全域無人機應用管理體系,以大數據和城市大腦為主體,消防、應急、口岸、海漁、城管、自規、農業農村等其他職能部門開展輔助無人機巡航應用,通過智能化的多部門協同管理提升岱山島應急響應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這套無人機海上監管體系,主要由浙江移動創新院提供了AI技術支持,依托無人機與視覺大模型的結合,實現海岸線場景的智能巡檢應用。在此基礎上,舟山移動落地集成解決方案,完成了覆蓋全縣主要島嶼及海岸線管轄區域8套無人機巢建設,實現了全域的網絡保障,並協同專業公司開發無人機飛控管理平台。”舟山移動工作人員表示。

目前,通過無人機智能監管,岱山的各綜合管理部門可以及時通過系統智能告警實時發現用於非法捕魚的地籠、異常的污染漂浮物以及各種海岸侵蝕現象,同時通過無人機對全縣27個作業碼頭和31個有條件的作業點巡檢拍攝,還能智能識別比對海邊停泊船隻數量、類型、位置,實現對三無船隻監測管控,為船隻合法性管理提供便利。

隨著5G-A技術、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持續突破,浙江移動正以“技術+場景”雙輪驅動,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陳珊)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