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大田詩班

徐靜
2025年03月24日08: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浙東丘陵的褶皺間,臥著一個大田劉村。村裡有個“大田詩班”。

  去年芒種日,暑期“大田詩班”在村文化禮堂正式開課。20多個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擠在褪色的木椅上。當大家吟誦起“大漠孤煙直”時,10歲的劉子涵突然舉手說:“老師,我們村后山的霧也站得筆直!”滿堂的哄笑中,詩意在發芽。夜色漸濃,古槐樹下,村民們搖著蒲扇圍坐在一起,聽孩子們用方言朗誦自己的習作。12歲的劉雨婷念道:“螢火虫提著燈籠找星星/找著找著/自己也變成了星星”。她父親,一位平時總是沉默的鋼筋工,掏出手機錄視頻,屏幕上的亮光,映出他眼角已經濕潤。

  8月驕陽似火,孩子們來到浙江文學館。他們在鏤空書頁造型的場館中驚叫連連。在古代文學展廳裡,他們伸手觸碰光影裡的詩句,了解詩詞流動的歷史變遷。最讓他們難忘的是那堂“詞語會跳舞”的創作課:錢塘江畔的小詩人與括蒼山下的孩子們一起,將“蟬鳴”“蒲扇”“星空”等卡片拼貼重組,誕生了《會飛的夏天》:“雲朵咬了一口晚霞/醉倒在晒谷場/蟬蛻挂在竹椅邊/偷聽星星說夢話”。返程大巴啟動的那一刻,12歲的劉偉杰扒著車窗喊道:“徐老師,我想給村裡寫首詩!”

  秋分時節,村文化禮堂的外牆已經挂起了“詩歌樹”,外來務工人員的打油詩、孩子們的童話詩層層疊疊。村支書遞給我一本泛黃的冊子,竟是清末村塾的《對課集錦》。“老祖宗早給咱留了文脈哩!”翻開脆薄的宣紙頁,“春風拂柳千絲綠”對“夜雨澆花萬點紅”,百余年前的童聲仿佛在耳畔回響。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4日 20 版)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