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業生產更智慧更高效
麗水遂昌:“科技+機械”賦能春耕備耕

眼下,麗水遂昌各地正在搶抓時節忙生產,大量科技和機械的應用,為春耕備耕注入了新動力,讓農業生產更加智慧、高效。
飛手操作無人機進行貝母飛防任務。遂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遂昌縣石練鎮中藥材種植基地,一台無人機在飛手詹建煒的操作下,來回穿梭於基地上空,僅15分鐘就完成了25畝貝母的飛防任務,比傳統人工除菌足足節省了2天時間。
與此同時,在該鎮淤溪村的稻田裡,一台旋耕機正在緊張作業,沒多久就耕完了一畝地。“現在我們農業生產基本都是機械化,而且旋耕機能夠同時進行翻地、粉碎、平填,效率較以往手扶耕田機提升了許多,成本也降低了不少。”石練鎮種糧大戶程德全說。
稻田裡一台旋耕機正在緊張作業。遂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現代化農業發展離不開科技和機械的支撐。近年來,遂昌縣堅持農業品質化升級、組織化發展、數字化賦能,突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導向,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山區宜機化提升為核心、社會化服務培育為重點,深入實施農業“雙強”行動,現有各類農業機具5萬余台,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7%,並且還不乏一些“黑科技”的應用。
走進新路灣鎮農事服務中心,一幢新建的房屋躍然於眼前,這就是當地的育秧中心,目前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預計4月中旬就能投入使用。其中,該鎮今年新引進的全自動育秧流水線尤為醒目。
自動育秧流水線安裝調試中。遂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該流水線啟動后,工人僅需把秧盤放在流水線起點,機器就能根據預設數據自動進行填土、播種、上料,極大提高了工作質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據新路灣鎮農事服務中心負責人汪建君介紹,全自動育秧與傳統大田育秧相比,不僅能夠克服技術短板、抵御惡劣天氣、提高出苗率,還可以適配多種插秧機,大幅提升機械化插秧水平。
農業專家的一線指導,也為春耕備耕帶來了新技術。在金竹鎮,來自浙江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專家深入當地村庄、種植基地開展“送技助春耕”活動,採取“理論指導+現場實踐”的方式,開展專題培訓,推廣農業新技術。
農業專家送技術下鄉。遂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上,專家對智能機耕、機械育秧、病虫害防治等全過程技術進行了講解,並就大家關心的問題和疑惑進行了詳細解答。“經過此次培訓,我們對農業技術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回去之后就運用起來。”當地種糧大戶張延輝說。
從機械普及到科技應用,從品種培育到技術服務,機械和科技的雙重賦能全方位提升了農業生產水平,讓農民不僅會種地,更“慧”種地。“下步,我們將持續深入推進農業‘雙強’行動,讓科技和機械成為農業發展的強勁引擎,加快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遂昌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朱日周表示。(龔隆淼、黃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浙江啟動春耕備耕暨送科技下鄉活動
- 人民網台州3月22日電 (記者張帆)今日,以“科技服務春耕 創新驅動共富”為主題的浙江省春耕備耕暨送科技下鄉活動啟動儀式在台州市黃岩區舉行。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也是以“千萬工程”牽引城鄉融合發展、縮小“三大差距”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開局之年,夯實糧食生產這一基礎至關重要。 啟動儀式現場。…
- 杭州上城:企業“唱主角” 人才站“C位”
- 干部隊伍要干到位、優質服務要對准位、企業人才要站“C位”……3月21日,以“奮進上城,我就位”為主題的杭州市上城區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杭州召開。 以創新為核,凝聚先鋒力量 大會伊始,率先集中表彰了一批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人才:25家企業獲“2024年度上城區重大貢獻企業”、17家企業獲評“2024年度上城區優秀成長企業”、39家獲評“2024年上城區優秀人才科技企業”、118家獲評“2024年上城區經濟攻堅先鋒企業”……企業家成為大會的主角,在聚光燈下接過象征榮譽的獎杯。 在分享環節,企業家從各自行業、不同層面,向大家展示了上城企業創新制勝的不變追求、敢為人先的飽滿激情。…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