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無形之德”轉化為“有形之得”

浙江余姚打造多元化道德激勵生態

顧佳誠
2025年03月25日08:44 | 來源:中國寧波網
小字號

道德館、道德積分超市、德潤童心研學基地……3月24日,記者走訪浙江余姚臨山鎮邵家丘村,發現道德元素已融入村庄肌理。這個秉持“以德立村”理念的村庄,通過將傳統美德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稱號,並入選浙江省2024年度人文鄉村建設名單。

“沒有‘道德銀行’,就沒有今天的成就。”邵家丘村黨委書記姜海軍坦言。面對昔日村民的創業貸款難題,該村創新推出“道德銀行”模式,村民可憑借道德積分擔保獲得無抵押、低利率貸款。種植戶陳慶堯就是首批受益者之一,他通過參與志願服務積累積分,順利申請到5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在余姚,看不見、摸不著的“誠信”,換來的是“道德銀行”的“真金白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余姚全市已有59.33萬人參與道德評議,超7.4萬戶獲得道德信貸授信192.22億元,貸款12811戶,貸款金額16.97億元。目前,該市21個鄉鎮(街道)及306個村(社區)都設有“道德銀行”支行或分理處,“道德銀行”建設已經完成全域覆蓋。

近年來,余姚緊扣“德者有得”核心理念,抓住數字化改革契機,對“道德銀行”系統迭代升級。最新的“道德銀行”通過整合社保、工商、稅務等政務數據,構建起智能化評議體系。

“30萬元貸款從申請到放款僅用10分鐘,全程線上辦理。”紙箱生產商何建良通過“道德銀行”微信小程序完成貸款后不禁連聲贊嘆。

數字化平台不僅提升服務效率,更催生多元激勵機制。日前,在邵家丘村的“道德積分超市”,村民阮秋橋用30積分兌換了咖啡杯。通過線上小程序,村民在完成志願活動后可自主申報積分,審核通過后積分實時到賬,可用於兌換牙刷、洗衣液等日用品。

這僅是余姚構建道德禮遇體系的一個側面。除了村級的“道德積分超市”,在市級層面,余姚統籌聚集市直部門和社會愛心企業優質資源,構建以“道德綠卡”為體系中心的道德禮遇矩陣。

“各類道德典型按標准被授予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道德綠卡’,持卡人可享受子女學費減免、健康體檢、出行費用折扣、餐飲優惠等切實權益。”余姚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目前,余姚已整合推出15大類66個道德禮遇項目,發放道德綠卡2825張。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