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空,如何點亮經典IP
大型原創越劇《我的大觀園》煥新回歸 連演4天座無虛席

3月24日晚,浙江音樂學院大劇院內座無虛席。由浙江小百花越劇院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創越劇《我的大觀園》,經過首輪修改后重裝上陣,於3月21日至24日在這裡連演4場,吸引觀眾從全國各地趕來。
演出期間,浙音大劇院門口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花束和花籃,這都是觀眾自發對這部戲的誠摯祝福。
由劇作家羅懷臻編撰,導演徐俊執導,浙江小百花越劇院青年演員出演的《我的大觀園》,改編自文學名著《紅樓夢》。它以賈寶玉的視角觀察和思考“紅樓”世界,又以時代筆觸和舞台語言勾勒“紅樓”故事。
高峰之上再起高樓,並不容易。新時空中,《我的大觀園》以新舞台、新生代,贏得了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喝彩與追逐,它做對了什麼?
新舞台,展現氣象萬千
《我的大觀園》甫一開場就以老年賈寶玉的口吻倒敘,並引出與少年賈寶玉的超時空對話。這種非線性敘事結構貫穿始終,在敘事主干清晰的基礎上,以回憶、多時空交錯等形式,打破了戲曲傳統的敘事模式,讓觀眾眼前一亮。
採訪中,徐俊多次表示:“羅懷臻老師寫的本子很有現代性,剛讀到的時候,我就產生了一種沖動,要把它呈現出來。”
不同於傳統戲曲的平面舞台,《我的大觀園》以“大觀園”為主要造景,把現代舞美技術和戲曲美學元素相結合,巧妙運用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特有的移步換景之妙,實現了人在景中、景隨人移。
徐俊說:“如果把舞台看作一個平面,這次我們從橫向和縱向都運用了黃金分割,以三層階梯式平台和多扇花窗式屏幕的機關化移動,既呼應劇本多維敘事的結構,也激活了原來鏡框式舞台欠缺的多維空間感,還保証演員們有足夠空間能展示傳統戲曲的身段美。”
好戲是不斷雕琢出來的。“去年,團隊經過4個多月的打磨,進行了首輪演出。此后,又聽取來自專家、觀眾等各方意見,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刪減了近20分鐘的戲份,現在演出的這個版本變得更緊湊也更流暢了。”徐俊說。
在他看來,這樣的修改很有必要。一方面,整部戲的場景切換、光影變化與演員的唱腔、動作等表演節奏更匹配了﹔另一方面,在聽取反饋的過程中,他們看到了觀眾對這部戲的期待與解讀,這讓團隊覺得愉悅並有所啟發——在能接觸到世界各類藝術審美的當下,戲曲要尊重傳統,也要“破牆”“擴圈”。
難怪,每場演出結束后,總有觀眾感嘆:“看到了一個氣象萬千的大觀園。”
中國戲曲歷來追求創新迭代。曾經,經典越劇《紅樓夢》中那句“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被久久傳唱,但羅懷臻明白,當下越劇要和時代同行、與觀眾同心,必須打破對經典的依賴。這出戲以當代視角重構《紅樓夢》,通過寶玉的自我追問,探討的是青春、情感與存在的意義。
或許,《我的大觀園》帶來的更大意義,在於一種探索。對於當下我們應該怎樣來做戲曲,它給創作者和演員都提供了有益借鑒。
新生代,演繹青春氣息
“如果滿分是10分的話,您會給陳麗君打幾分?”採訪中,徐俊聽到這個問題笑著回答,“10分不夠,我會給她打100分。”
作為新時代“青春戲曲”的探索者,《我的大觀園》的一大特色,就是匯聚了眾多浙江小百花越劇院的優秀青年演員——陳麗君飾演賈寶玉、何青青和夏藝奕分別飾演不同時期的林黛玉、李雲霄飾演薛寶釵……她們組成的青年群像為這出戲帶來了充沛的青春氣息。
回憶創排過程,導演、編劇等也連連為這些青年演員點贊。“在劇本、音樂、舞美、人物等的塑造上,《我的大觀園》都在做創新,所以要實現這樣的演繹從開始就很難,但小百花這批青年演員非常支持我們,她們認為這種突破傳統的呈現方式值得挑戰。”
這是陳麗君的首部坤生大戲,也是她第一次完整塑造賈寶玉這個角色。排演前,她花了大量時間研讀原著,深入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她說:“我所理解的賈寶玉,他尊重所有人,也不背叛自己。他是那個時代的異類,沒有跟那個時代和解過。”
排練期間,陳麗君時常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寶玉哭靈”那場戲,整段詞她與羅懷臻反復商量、修改。因為她在表演過程中發現故事到此,寶玉從大喜轉瞬到大悲,情緒積累到了一個爆發點,急需一場宣泄。“我希望能在這時候哭到觀眾心坎上。”
徐俊還記得,在設計戲中因協助蔣玉菡藏身得罪忠順王,寶玉挨父親的打,要從舞台上長長的三段台階滾下來這個橋段前,他問陳麗君行不行。“她回答得很快,沒有什麼不行的。”他說,數十個台階,陳麗君滾過無數次,磕碰了無數次,才有了戲中對肢體的精准掌控,以及情緒的層層遞進。
“戲中所有演員,都在排練演出中不斷揣摩自己的角色,一直在進步和成長。”徐俊向記者透露,3月22日的演出中,陳麗君從台階上滾下來后,加了一個呻吟和抽搐的動作,這原來是沒有的。但當晚演出結束后復盤時,大家認為這個動作很符合那時候賈寶玉的狀態,決定把它加進去。
當表演藝術的邊界越來越擴展,戲曲演員的才藝也要越來越全面。在以陳麗君為代表的這批青年戲曲演員身上,我們看到,她們尊重傳統,也擁抱創新,她們能堅守戲曲本心,也以個性引領流行。
接下來,《我的大觀園》將繼續打磨,並於2025年開啟全國巡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浙江啟動春耕備耕暨送科技下鄉活動
- 人民網台州3月22日電 (記者張帆)今日,以“科技服務春耕 創新驅動共富”為主題的浙江省春耕備耕暨送科技下鄉活動啟動儀式在台州市黃岩區舉行。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也是以“千萬工程”牽引城鄉融合發展、縮小“三大差距”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開局之年,夯實糧食生產這一基礎至關重要。 啟動儀式現場。…
- 杭州上城:企業“唱主角” 人才站“C位”
- 干部隊伍要干到位、優質服務要對准位、企業人才要站“C位”……3月21日,以“奮進上城,我就位”為主題的杭州市上城區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杭州召開。 以創新為核,凝聚先鋒力量 大會伊始,率先集中表彰了一批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人才:25家企業獲“2024年度上城區重大貢獻企業”、17家企業獲評“2024年度上城區優秀成長企業”、39家獲評“2024年上城區優秀人才科技企業”、118家獲評“2024年上城區經濟攻堅先鋒企業”……企業家成為大會的主角,在聚光燈下接過象征榮譽的獎杯。 在分享環節,企業家從各自行業、不同層面,向大家展示了上城企業創新制勝的不變追求、敢為人先的飽滿激情。…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