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制度性降本、網絡性降本、行業性降本等行動
浙江出台22條舉措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物流是實體經濟發展的“筋絡”,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支撐。作為經濟大省,浙江如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4月2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有關情況。根據《行動方案》,全省將聚焦6個方面的降本行動,採取包括22條舉措、103個具體政策點。
據介紹,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助於促進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近年來,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15年的15.72%降到2024年的13.52%、低於全國0.58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全省每創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費用從15.72元下降到13.52元、每創造100元GDP所耗費的物流成本比全國的平均水平低0.58元。以2024年為例,全省GDP是90131億元,如果物流費用佔比下降1個百分點,將節省全省社會物流成本超過900億元。
根據《行動方案》,浙江省將聚焦6個方面的降本行動。在聚焦制度性降本方面,《行動方案》提出要優化市場化環境,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鐵路貨運基礎設施建設和鐵路貨運市場化運營。優化公平競爭環境,持續打擊和規范貨運車輛超載超限、不公平競爭等行為,破解城市貨車“通行難”等問題。優化開放共享環境,用好“四港聯動”雲平台,打破全省海港、陸港、空港數據孤島,強化車、貨、倉信息共享,讓貨車不再“空跑”,園區更加“有序”。優化便利通關環境,重點提升港口、機場等通關效率,持續壓縮貨物進出口通關時間。
在聚焦網絡性降本方面,《行動方案》提出破解“三個難點”。一是破解項目落地難,特別是聚焦物流項目受“畝均稅收”等制約問題,下一步將實施物流倉儲“標准地”改革,分門別類、因地制宜設置物流倉儲“標准地”指導性指標。二是破解用地保障難,未來3年,全省計劃新增倉儲物流用地10000畝以上,同時推廣“工業上樓+倉儲下地”等多元用地供給模式,靈活拓展物流發展空間。三是破解產業集聚難,下一步將重點做好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等平台創建培育,實現以物流樞紐集聚產業發展的良性局面。
在聚集行業性降本方面,《行動方案》將著力降低大宗物流成本,圍繞礦產品、油氣、糧食等大宗商品,建強現代化儲運物流體系,優化進出口監管模式。降低跨境物流成本,圍繞跨境電商國際樞紐省建設,拓展海外倉網絡布局,支撐浙江品牌“一倉發全球”。降低制造業物流成本,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為制造業企業提供“原料採購+生產配送+出口清關”等一站式服務,布局一批供應鏈服務中心。降低冷鏈物流成本,完善冷鏈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實現生鮮產品從田間地頭到商超、餐桌全程冷鏈不斷鏈。降低山區海島物流成本,大力發展低空物流,開發“低空+物流”應用場景,實現千山瞬達、萬水即送。
另外,《行動方案》還在聚焦結構性降本、技術性降本、要素性降本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如在聚焦結構性降本上提出要大力推進“航運浙江”以及干線鐵路、疏港鐵路等重大工程建設,推動公、鐵、水“三網融通”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