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防為主”到“技防優先” 舟山筑牢船舶修造安全防線

日前,一架無人機飛抵舟山岱山縣某船舶修造企業生產現場上空,對整個廠區進行了全方位排查。通過實時回傳的高清畫面,舟山市應急管理局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敏銳地捕捉到該企業在用的8層落地式腳手架未設置阻燃式安全網。
發現該隱患問題后,不到1小時,市縣鄉三級執法人員便抵達現場。經現場核查發現,該8層落地式腳手架已挂有報驗合格牌且有員工在腳手架上進行作業,但未按照相關規定設置阻燃式安全網,証實無人機所發現的隱患問題屬實。隨后,執法人員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批評教育,並當場下發整改指令書。鑒於該隱患問題較為嚴重,執法人員擬對該企業進行立案處理,后續將依法依規進行深入調查和處置。
將應急管理工作從以“人防為主”向“技防優先”轉變,自2025年2月以來,舟山探索利用固定機槽或隨帶無人機開展遠程巡查,目前已累計開展巡查150余次,覆蓋企業10余家,發現並處理隱患問題16項,大大提高了執法檢查效率。
船舶修造業是舟山市重要支柱產業,分布廣泛、企業眾多,產業布局遍及全市四個縣(區)和四個功能區,是拉動舟山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產業的安全穩定發展尤為重要,為此,舟山市安委辦於近日組織召開了全市船舶修造企業安全管理和先進技術經驗分享現場會,全市90家船企主要負責人到場參會,深入學習交流安全生產和管理的先進經驗與做法。
“作為世界級船舶修理改裝基地,全市現有42家規模以上重點船舶修造企業,船舶行業直接從業人員約6萬人,間接從業人員超10萬人,必須時時刻刻繃緊安全這根弦。”舟山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舟山加大科技投入,賦能智慧監管,各級政府應急監管能力進一步加強。例如,普陀開展船舶修造有限空間安全管理“一件事”全省試點工作,在船舶企業推廣啟用數字化監管平台,推動研發氣體監測和信號傳輸設備﹔定海加快推進AI智能應用、試點人員定位系統,目前部分船企已實現對船隻維修過程中人員的實時定位、協作管理和安全預警。
另一方面,舟山積極推動先進技術應用,助力打造全方位安全防護體系。目前,舟山已發布《高空作業車維護保養基本規范》《關於大力推廣船企上下船艙直梯安全防護措施的通知》等多份推廣先進技術應用的文件,推動船舶修造企業安裝插拔式配電箱3256套、高空車防傾倒裝置1117台、有限空間可燃氣體監測系統51套,叉車視頻監控系統覆蓋46台,電焊機加裝控制芯片8326台,降低事故風險。(唐雨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