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好房子”,寧波怎麼建?

新建住宅建筑層高不低於3米﹔最高入戶層為四層及四層以上,或最高入戶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高度超過9米的住宅建筑,每個住宅單元應至少設置1台電梯﹔每套住宅應至少有一個臥室或起居室能滿足日照標准……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國家標准《住宅項目規范》,該規范以住宅項目整體為對象,以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為目標,在規模、布局、功能、性能和關鍵技術措施等方面,對住宅項目的建設、使用和維護作出規定。“規范”於5月1日起實施。
安全、舒適、綠色、智慧是住建部提出的“好房子”標准。
對照國標,寧波的“好房子”如何建?連日來,記者走訪了相關政府部門、建筑、房屋設計專家和房產專家、房產企業。
寧波細則,預計八月份全面落地
從2024年至今,一系列和“好房子”“標准”有關的政策密集發布——
2024年10月18日,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發布了《好住房技術導則》《好小區技術導則》《好社區技術導則》和《好城區技術導則》﹔2025年3月3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國家標准《住宅項目規范》。
“國家標准的相繼發布不僅是技術文件的更新,更體現了深層轉型。”在寧波市房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住宅研究中心主任葉浩翔看來,“深層轉型”主要體現在價值觀、治理模式和發展動力的升級上。
具體來說,包括住房從“經濟屬性”回歸“居住屬性”,從“事后糾偏”轉向“全程管控”,以居住品質提升帶動消費升級,形成“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的正向循環。
“隨著標准落地與動態優化,‘好房子’將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居住文明的標志,既關乎個體幸福,更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葉浩翔說。
寧波市住建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對照新國標,當前正在加快進行《寧波市住宅設計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寧波細則”)的制訂,預計6月底公布,但是不影響國家標准的執行。
結合寧波實際情況,修改后的寧波細則在某些方面比國家標准要求更高,“考慮公布后的准備時間,預計八月份,寧波細則可以全面落地”。
這名負責人介紹,國家標准更側重原則,寧波正在執行的細則有些方面已經走在前列。
比如智能化方面,國標有六條標准。而寧波正在加緊制訂全市數字家庭建設導則,將“更進一步”。
再如綠色化方面,寧波“早已走在前面”,按照寧波有關綠色建筑專項規劃,本地新建建筑百分之百是綠色建筑,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超過75%。
“因地制宜,適度提高”
對照國家標准,寧波細則會在哪些方面有所調整?
葉浩翔表示,寧波細則從改善類、提升類、改造類三個維度提出了寧波住宅設計的一攬子要求,為好設計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結合好建造、好材料、好服務,可為市場提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好房子。
比如對住宅底商設置產生油煙的餐飲店提出了控制要求﹔電梯機房應設置空調,避免電梯因夏天過熱而出現死機情況﹔“一老一少”生活場景的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與托育機構的配置﹔滿足居民對各類生活場景需求的架空層的設置﹔每戶住宅戶門與公共空間的連通方式、設備平台的設置細化要求等。
再如,針對人民群眾關心的住房隔音、衛生間異味、滲漏和開裂等問題及合規但不合理現象等,也會提出相應要求。
在寧波市房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郭曉暉看來,國家標准已經對“好房子”提出了部分要求,但因為項目規范是最基本的要求,“好房子”還有不少提升的空間。
近幾年,很多地市推出了地方文件來進一步明確“好房子”的建設標准。
前不久寧波出台了《關於開展高品質住區建設試點的工作方案(試行)》,對列入試點的高品質住區項目提出了多方面的設計要求——
住宅層高標准從2.8米提至3.1米,空中綠化平台設有不小於4平方米的無人機投放點,全屋智能家居強制配置,給排水管材壽命須與建筑同壽命……
12項設計技術要求,全面升級居住品質。
“寧波高品質住區的設計與國家‘好房子’標准銜接,但是要求更高。”郭曉暉說,作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寧波在住宅設計標准上,可因地制宜,適度提高。
對於不少房地產企業來說,國家“好房子”標准的出台,也意味著新一輪洗牌的到來。
“某種程度上,新的標准也是一個新的產業導向,將倒逼房地產企業加快產品轉型升級——滿足高品質、高層次的市場升級需求。”寧波資深房產職業經理人鄔曉峰表示。
江山萬裡置業副總經理陳思文告訴記者,“在從建筑施工到裝修生產全鏈閉環的基礎上,我們還將在生活全鏈上繼續做深文章,讓房子更有溫度,更宜居。”
“好房子”的更多可能
2025年寧波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深化“好房子”建設全國試點,推進高品質住區建設,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按照計劃,寧波將推動高品質住區建設試點擴面,新推出“好房子”20萬平方米以上,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2025年春節后寧波啟動了北侖區、鄞州區及高新區三個地塊的高品質住區試點建設。
事實上,除了商品住房,寧波“保障房也要做‘好房子’”。
關於這一點,寧波瞄准“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住房保障,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重要標志性成果。
具體做法上,“軟硬兼施”。
硬件上,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新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3萬套(間),加速4532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實施和配售運營,切實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租住問題。
軟件上,提升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務,鼓勵支持專業化規模化機構參與保障性住房運營管理,推進住房保障信用體系建設,提高保障性住房運營和監管能力。
比如,2025年年初,和美保寓興寧橋西項目投用,新增307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從家裡走到地鐵站,快的話隻要3分鐘。”意向租戶劉先生說,大大縮短了通勤時間。
再如,有巢國際公寓社區江南路店公共區域,不同空間之間功能明確。該店管家小章說,除了休閑娛樂,該社區還配套了管家服務、住前保潔、代收快遞等服務。小章自己也租住在江南路店,“有問題就找我們管家,隨時在線”。
“國家標准”“寧波細則”只是開端。
這個春天,“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爭做“四好生”的寧波,正努力打造“更活力、更幸福”城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