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讓更多孩子動起來
2025年全市中小學計劃開展各級各類體育賽事超2萬場次

4月3日上午,記者從湖州市推動學校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5年以來,湖州市教育部門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放在首位,圍繞中小學體育工作積極探索實踐,全市中小學全年將開展各級各類體育賽事超2萬場次。同時,讓家長從“旁觀者”變身“運動合伙人”,舉辦各類親子運動會、“爸BA”籃球賽等賽事活動超500場次,合力構建“體育+家庭”協同育人新生態。
“為了讓更多孩子動起來、跑起來,今年我們主要將抓好3件事:一是把健康第一導向立起來﹔二是讓校園體育運動活起來﹔三是讓體育賽事活動多起來,切實推動中小學體育‘湖九條’落地落細。”湖州市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3月初,湖州出台中小學體育“湖九條”以來,全市所有中小學都將體育工作納入了學校總體發展規劃,以體樹人、體教融合引領“五育並舉”的良好態勢正在形成。
推動學校體育工作高質量的發展,校園體育活動的開展是關鍵。2025年以來,全市各校因地制宜,積極推廣大課間“運動套餐”模式和小課間“微運動+”策略,截至目前,全市100%中小學落實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近90%的小學、50%的初中開展了課間15分鐘試點,96%的小學、55%的初中開展了每日1節體育課試點。同時,充分挖掘學校“金邊銀角”、樓上地下等可用空間,把樓梯台階變成健康步道,把邊角空地變成運動樂園。全市已有26所學校配置AI設備賦能智慧體育,通過數據採集、即時反饋等手段有效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我運動、我健康”的理念正在全市各學校中興起。
據介紹,2025年,湖州市教育局將聯合市體育局開展散打、智力運動會等24場市級陽光體育競賽,並在校園中推廣“小場地、小分組、高頻賽”的賽事組織模式,形成從校園基層到市級層面全方位、多層次的體育賽事體系。
這24場市級陽光體育賽事在項目設置上既涵蓋了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等傳統項目,又安排了定向越野、啦啦操、跳繩等新興項目,在時間上貫穿全年,形成了從校園選拔到市級競技的全鏈條培養選拔機制,預計全年參與學生將突破7000人次,較2024年增長14%。“小場地、小分組、高頻賽”的賽事組織模式,極大降低了參賽門檻,可充分調動起每個學生參與體育比賽的熱情。大課間30分鐘就可開展“三大球”小分組比賽,課間15分鐘孩子們可在走廊進行跳繩、踢毽子等小分組比賽,既提升了體育教學與活動質量,也推動了學校體育工作高質量、特色化發展。
湖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動中小學體育“湖九條”落地見效,全面打造具有湖州辨識度的體育工作特色品牌,有效提升中小學校體育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