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達1.29萬億元,同比增長7.3%
一季度浙江外貿增長貢獻率全國居首

浙江外貿一季度數據4月15日發布。海關統計,一季度浙江省外貿進出口達1.29萬億元,同比增長7.3%,對全國增長貢獻率達66.4%,居全國首位。
“一季度,浙江外貿勇挑大梁,頂壓前行。”杭州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一季度,浙江出口為9707.5億元,同比增長11.1%﹔進口為3224.7億元,同比下降2.8%。進出口、出口增速在東部沿海主要外貿省市中分別居第一、第二位。
數據背后,是實打實的亮點。比如,新興市場是重要的增量來源。
“這兩年,我們不斷開拓東盟市場,訂單增量十分可觀,今年預計僅越南客戶下的訂單額就能達到6000萬元。”浙江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經理張道明說。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汽車零部件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的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海關AEO高級認証企業。張道明介紹,2025年一季度,公司出口東盟的汽車零部件等產品同比大幅增長3.6倍。
據統計,一季度,浙江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值達7241.8億元,同比增長7.8%,佔全省進出口總值的56.0%﹔全省對東盟進出口總值達1904.8億元,同比增長13.2%,東盟成為浙江第二大外貿市場。同期,浙江對中東、拉美、非洲的進出口均實現正增長。
從產品類別看,機電產品佔浙江省產品的出口比重正在提升。
一季度,浙江出口機電產品4607.5億元,同比增長13.5%,佔全省出口總值的47.5%,比重提升1.0個百分點,拉動全省出口增長6.3個百分點。
這背后,藏著新的出口需求。“我們成功簽約了首個境外工程項目——柬埔寨西哈努克主題樂園,因此有大型成套設備分批出口的需求,相關設備金額約1.2億元。”浙江某文旅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鍵介紹,境外工程承包正在成為浙企創造出口需求的新趨勢,柬埔寨的項目是個開端,未來企業還將“出海”開拓更多商機,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
從貿易方式看,新業態出口拉動增長。
一季度,全省市場採購出口達1291.9億元,同比增長13.1%,拉動全省出口增長1.7個百分點。“市場採購是我們國際貿易的核心優勢,客戶下單方便、發貨快、成本低。”一家外貿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更好地吸引新老客商的關注,企業聚焦產品力與品牌力的雙重提升,持續推出符合國際標准的新品。
一邊,義烏國際商貿城中,國際客商摩肩接踵。另一邊,正在進行中的第137屆廣交會上,浙企的表現也印証著外貿大省的活力。
本屆廣交會上,深耕小電器領域三十余年的義烏市某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這次我們帶了143款產品,其中有70款是全新設計的,相信能夠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據了解,廣交會第一天,企業接待了百余名來自哈薩克斯坦、巴西等國家的採購商,達成了80余萬元的意向訂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