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嘉興秀洲:打造共富帶 描繪新圖景

2025年04月17日16:30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踏入勝豐村菱瓏灣景區,傳統文化與濕地風光交織﹔走進麥家村,農耕文化扑面而來﹔漫步池灣村,採摘園裡人們盡享田園樂趣……

目前,以勝豐村為核心,串聯上睦、棲真、池灣、麥家四村和麟湖社區,沿著銀杏天鵝湖、西千畝蕩、東千畝蕩及南官蕩北蕩,一條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展現在眼前,吸引了大量長三角地區游客前來打卡。

“大勝豐”組團發展,黨建引領是關鍵。近年來,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以勝豐村為核心,聯動周邊村社,打造“環蕩共富強村示范帶”,推動從“資源分散”向“抱團共富”轉變,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凸顯個性,村庄發展各具看點

“大勝豐”各村風格各異,各具亮點。

節假日裡,勝豐村游人如織。老黨員凌永福回憶,昔日村內污水橫流,通過“千萬工程”,全村騰退485戶養豬戶和500多台噴水織機,實施水生態修復,成功創建3A級景區村庄。

與之相鄰的麥家村,打造稻田藝術、文化堤岸等景觀,不僅提升了村庄辨識度,也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

生態變美,產業也隨之升級。勝豐村打造“菱”裡連心、屋園藝等4個共富工坊,推動陽光玫瑰、藍莓等高效益農產品種植,建設600余畝種植規模,帶動300余村民就業﹔成立產業致富聯合體,發展稻鱉共生、花卉、南湖菱等項目,各類農產品年產值達3000萬元,戶均增收6000余元。

目前,“環蕩示范帶”內已集聚藍莓共富園、勝豐農場、南湖菱種繁育基地等多個優質農業項目,在“項目經紀人”服務下,構筑起春季鄉村美麗風景線。

文化活村,文旅融合煥發新生機

油車港鎮注重挖掘各村文化特色,助推文旅融合,提升發展潛力。

勝豐村深化“菱距離·畫共富”黨建品牌,打響農民畫、糖糕版雕刻、造船技藝等“金名片”,2024年吸引游客超20萬人,村集體增收超300萬元。該村邀請農民畫家擔任村文藝村長,並向鄰村傳授技藝,使農民畫成為環蕩五村的標配文化元素。

棲真村保留的傍水老街見証歲月變遷。麟湖社區通過片區村社黨委“搭台”、農民“出攤”、群眾“趕集”,將農產品送入居民家門口。

為提升旅游體驗,油車港鎮於近日推出“春日騎行路線圖”,串聯美景、美食與文化體驗,打造“可停留、可復購”的深度旅游場景,探索鄉村旅游新格局。

科創強村,注入發展新動能

在藍城現代漁業科技園,鱸魚養殖基地配套完善,產出優質,市場反響良好。該項目由“環蕩五村”在內15個村共同參與,總投資1.2億元,採用“政府+科研+村企共建”模式,帶動各村年增收12萬元。

此外,勝豐村聯合高校科研資源,開展黨建聯建,引入青年教師和博士團駐村任“科技村長”,定期舉行“技術門診日”,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指導。同時,該村與浙江省農科院合作,建設南湖菱良種繁育基地,實現畝產提純南湖菱菱種800斤,可供應近1000畝的種植需求。

在“勝豐農場”“麟湖小筑”等平台上,40余名農創客、文創達人活躍其間,借助專家力量助力農村創業創新。

從環境整治的“全域協同”到文旅產業的“場景創新”,再到科研賦能的“利益共享”,“大勝豐”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從“一村一湖”“五村伴湖”到“片區聯湖”,探索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強、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徑。(鐘淑婷)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