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手機頸”、二郎腿、“沙發癱”……

不良體態正悄悄損害你的健康(服務窗)

人民日報記者 竇皓
2025年04月22日08: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不正確的體態導致脊柱出現不正常的彎曲。

蹺二郎腿導致脊柱不正常彎曲。

癱坐沙發(左)導致腰椎間盤持續承壓。

健康體態的示意圖。

仰臥屈膝(左)和臀橋運動(右)示意圖。
以上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拍照時脖子前伸、人顯矮,久坐肩膀酸、腰不舒服,明明不胖卻有小肚腩……這些看似普通的體態問題,正在悄悄影響脊柱、肌肉甚至心理健康。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不良體態已成為都市人慢性疼痛的“隱形元凶”。

  “不良體態不僅影響形象,更是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脊柱側彎等疾病的誘因。及時糾正錯誤姿勢,是預防慢性勞損的關鍵一步。”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腦病與康復科主任毋振華說。

  毋振華介紹,常見體態問題,多與我們的日常習慣密不可分。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讓“低頭族”越來越多﹔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導致核心肌群無力﹔很多人把“沙發癱”、蹺二郎腿當作放鬆方式……“很多體態問題在早期是可逆的,但如果不加注意,可能發展為結構性改變,那時矯正就困難了。”毋振華說。

  “手機頸”姿勢易導致頸椎早衰

  在現代都市的地鐵車廂、寫字樓裡,隨處可見這樣的場景:人們低著頭緊盯手機屏幕,肩膀不自覺地向前蜷縮,背部隆起如龜殼。這種典型的“手機頸”姿勢,正在悄無聲息地侵蝕著都市人的健康。

  毋振華表示,當我們的頭部保持直立時,頸椎承受的重量約為5公斤。有研究顯示,頭部每向前傾斜2.5厘米,頸椎負擔就會增加約5公斤。這意味著,當我們以常見的30度角低頭看手機時,頸椎承受的壓力驟增至近20公斤——相當於在脖子上挂了4袋5公斤裝的大米。

  這種不良體態引發的健康問題遠比想象中嚴重。

  首先是頸椎早衰。有研究顯示,每天低頭使用電子設備超過4小時的人,頸椎退行性病變的發生率大幅高於普通人群。椎間盤長期受壓會導致過早退化,就像過度使用的彈簧失去彈性。其次是腦供血不足。前傾的姿勢會壓迫頸動脈,影響大腦供血。臨床上常見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昏、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失眠,往往就源於此。

  同時,約六成的慢性頭痛患者存在頸椎姿勢異常。這種疼痛常從后腦勺開始,向前放射至太陽穴,如同戴了頂“金箍”。心理學研究發現,駝背姿勢會降低自信度,與抑郁症狀存在顯著相關性。當我們含胸駝背時,身體釋放的壓力激素水平會上升。

  此外,浙中醫大二院眼科主治醫師楊立表示,不良體態還會導致眼睛長時間處於疲勞的狀態,進而造成近視度數的加深。“不良的坐姿以及久坐,都是身體姿態異常的表現,這些都會導致我們的眼睛長時間處於疲勞的狀態,進而顯著增加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率。”楊立說。

  針對“手機頸”,毋振華表示,要改變不良的生活和工作習慣,避免長時間低頭看電子設備,每隔30分鐘活動一下頸部,可以通過簡單的抬頭、旋轉、拉伸動作來緩解疲勞。此外,他表示可以靠牆站立,后腦勺、肩胛骨、臀部緊貼牆面,下巴微收,每天堅持5分鐘。同時,做好頸部拉伸,左手放在右耳上方,輕輕將頭向左肩方向拉伸,保持30秒,換邊重復。

  長時間蹺二郎腿損傷腰椎

  在辦公桌前,在咖啡廳裡,這個動作幾乎成為很多人的標配:悠閑地蹺起二郎腿,一坐就是大半天。殊不知,這個看似舒適的姿勢,正在你的身體裡埋下一個個健康隱患。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胡懿郃表示,當習慣性地蹺起二郎腿時,身體正在經歷一場“變形記”,骨盆發生三維扭轉:前側髂骨上旋,后側骶骨反向旋轉,就像擰毛巾一樣扭曲。

  胡懿郃表示,有研究認為,每個人的臀部大小、腿的長短、身高、體重都不一樣,為了讓身體適應不同的凳子,人們會自然而然地蹺二郎腿,從而調整身體重心、保持平衡,因為蹺二郎腿所形成的三角形姿勢會讓坐姿更加穩定、舒適。

  蹺二郎腿首先影響的就是脊柱,尤其是腰椎部分。蹺二郎腿時,脊椎要配合單腳來維持平衡,長時間的受力會讓脊椎發生變形、扭曲。蹺二郎腿時,腰部會往后突出,這也是讓我們覺得“放鬆”的原因之一。其實對腰椎最健康的姿勢是“挺直腰板”,如果后凸,腰椎受力會以幾何倍數增加。長此以往,對腰椎影響很大,會增加腰椎間盤突出的概率。

  其次是膝蓋,蹺二郎腿的膝蓋會很大程度地彎曲,這對膝關節的損傷也很大。可以想象,一條韌帶被長期拉伸到最緊繃,肯定會造成傷害。同時,蹺二郎腿也會壓迫腿部的靜脈血管,造成靜脈血流受阻、流速下降,會增加下肢靜脈血栓的風險,特別是有靜脈曲張疾病的患者,更需要注意。

  專家表示,正確坐姿是雙腳平放地面,雙膝與髖同寬,收腹挺胸、挺直腰杆。如果你是二郎腿深度愛好者,建議每次蹺二郎腿時間不超過15分鐘,注意兩腿交替,同時每靜坐1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

  “沙發癱”易引發慢性腰痛

  結束一天工作后,很多人會不自覺地陷入沙發的“溫柔鄉”:腰部懸空,整個身體像融化的冰淇淋般癱軟。

  當我們採用這種癱坐姿勢時,椎間盤持續承壓。同時,這種姿勢會導致腰大肌長期處於縮短狀態,逐漸喪失彈性,腹肌和臀肌被過度拉長,變得鬆弛無力,背部豎脊肌持續緊張,引發保護性痙攣。這種肌肉失衡就像一支失去指揮的交響樂團,最終演變成慢性腰痛的惡性循環。此外,錯誤的放鬆姿勢還會引發:胸椎后凸加重,形成“龜背”﹔頸椎被迫前伸,加速退變﹔膈肌活動受限,影響呼吸效率。

  建議別窩進沙發癱坐,試著坐正一點。避免完全懸空腰部,用抱枕支撐腰椎,保持脊柱自然曲度,每30分鐘活動一次。休息時腰后最好加個靠枕,保持腰背的生理弧度,有利於腰椎的放鬆。同時不要一個姿勢保持過長時間,最好每半個小時可以起身活動一下。

  毋振華表示,健康的體態從側面看,耳垂、肩峰、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應呈一條垂直線﹔從背面看,雙肩等高,脊柱正直,骨盆水平﹔從正面看,頭部居中,下巴微收,鎖骨對稱。

  “預防勝於治療,良好的體態習慣將讓我們受益終身。同時,體態矯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恆。如果已經出現明顯疼痛或功能障礙,建議及時就醫,接受專業康復指導。”毋振華說。

  小肚子突出可能是“骨盆前傾”

  很多人明明體脂率正常,卻總是苦惱“小肚子”突出﹔明明沒有刻意鍛煉臀部,卻總被人夸“翹臀好看”。這種看似矛盾的身體特征,很可能正在向你發出警示:你的“蜜桃臀”或許是骨盆前傾偽裝的假象。久坐不動、常穿高跟鞋以及錯誤的站姿都會導致骨盆前傾。

  胡懿郃表示,我們的骨盆就像平衡的天平,穩穩托住上半身。但當骨盆前傾時,這個天平就失去了平衡。研究顯示,骨盆前傾會使腰椎前凸角度增加15—20度,導致椎間盤后部壓力激增40%。這就像讓一根彈簧長期處於過度拉伸狀態,最終必然導致彈性喪失——臨床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慢性腰痛,嚴重者甚至出現腰椎間盤突出。

  一旦發生前傾,整個脊柱都會產生代償性改變。長期骨盆前傾會使胸椎后凸加重,形成駝背,同時可能引發脊柱側彎。就像一棟傾斜的地基上的樓房,必然出現整體結構的扭曲變形。

  建議可以設個“久坐提醒”,交替使用站立辦公與坐姿辦公,每日站立辦公時間大於等於2小時,每30分鐘起身活動一次,做簡單的伸展運動。還可以進行腹部收緊練習:仰臥屈膝,收緊腹部使腰部貼地,保持10秒,重復15次。同時,做一些臀橋練習:仰臥屈膝,抬起臀部至肩、髖、膝成直線,保持5秒,重復10次。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2日 13 版)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