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民間繪畫藝術周暨雙年展系列活動開幕
嘉興秀洲:農民畫家探索“農民畫+”

人民網嘉興4月20日電 (記者張麗瑋)今天上午,中國現代民間繪畫藝術周暨雙年展系列活動在嘉興秀洲區啟動,涵蓋中國現代民間繪畫雙年展、中國現代民間繪畫品鑒交易會、中國現代民間繪畫文創市集三大板塊內容。
與會嘉賓欣賞農民畫。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本次雙年展共收到92個創作地的近700件作品,經過專家評審,最終確定200件作品入展,涉及反腐倡廉、非遺傳承、鄉村致富等多個主題。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顏芳表示,此次活動對拓寬民間美術傳承普及的傳播方式、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帶動文旅融合和文化消費都具有示范意義。
秀水泱泱、文化興洲。秀洲農民畫起源於明清時期的灶畫,是農民從江南文化中吸納了灶頭畫、藍印花布、剪紙等民間藝術,採用夸張、變形與平面裝飾等藝術手法創作,是秀洲文化的金名片。
農民畫是扎根農村的藝術,生命力來自鄉村沃土。秀洲參展選手張雪琴表示:“近年來,秀洲為我們搭建平台、組織培訓,讓更多人看到了農民畫的價值。今后,我將繼續用畫筆描繪新時代的鄉村文化,畫好我們的幸福生活。”
張雪琴的作品《送嫁》融入了中國剪紙藝術。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近年來,秀洲區深耕農民畫藝術沃土,積極探索“農民畫+”融合發展路徑,推動民間繪畫藝術從田間地頭走向全國、面向世界。1000多幅次秀洲農民畫入選全國各類展覽和被美術館等收藏,在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展出。
在打造“大業態”方面,秀洲更是成績斐然。秀洲持續放大農民畫IP特色,積極拓展文創產業鏈,已開發絲綢圍巾、青瓷瓷器等文創產品300余款,文創產值累計超4000萬元。此外,秀洲還打造了集創作、展示、體驗、休閑為一體的油車港農民畫小鎮以及勝豐村等農民畫特色村,去年共接待游客近370萬人次,創收6522萬元。
開幕式上,秀洲農民畫元素華服秀首次亮相。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活動現場,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與秀洲區人民政府達成了關於中國民間繪畫的戰略合作,並共同成立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研究院和中國現代民間繪畫協作機制,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開展理論體系研究、智庫建設、培育人才隊伍。通過聯動全國各民間繪畫創作地、相關研究機構和頂尖社會力量,將進一步推動群眾文藝創作、文化活動普及和高質量發展,孵化品牌項目,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產業振興。
參展的農民畫呈現多元文化碰撞。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活動現場還成立了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研究院、中國現代民間繪畫協會機制辦公室。秀洲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院一辦”正式落戶秀洲意義非凡,進一步明確了秀洲區在全國畫鄉中的領軍地位。接下來,秀洲將牽頭發起協作機制,共同推進全國農民畫發展。
“一院一辦”落戶秀洲。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活動首次將“交易”作為全國性農民畫活動的單獨項目,還首次集中展示了農民畫文創產品,為各地畫鄉提供了相互學習、共同探索產業發展路徑的平台,助力突破農民畫產業發展的困境。
開幕式上,浙江省文交所與嘉興攜手啟動數字文化資產保護轉化項目,為農民畫的傳承與發展開辟了新路徑。浙江文化產權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版權中心負責人邱琳表示:“項目的成立只是開始,今后我們會推動農民畫向專業化、市場化、規模化發展,讓農名畫應用到更多不同的產業,實現經濟價值質的飛躍。”
此外,浙江省文交所嘉興分中心也在秀洲落地,未來將在農民畫等數字文化資產登記、交易方面強化合作,助力農民畫更好地融入市場,實現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轉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