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創新開展青年理論宣講

懂青年,更讓青年懂

人民日報記者 劉軍國
2025年05月07日08: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夜晚,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社區學院小劇場逐漸熱鬧起來。“我湊近一看,錢塘江裡翻涌著的原來是杭州‘六小龍’啊!”台上,宣講員輪番開麥,台下,觀眾笑聲陣陣。

  自去年浙江創新推出“言之有理”之江潮聲開放麥系列活動以來,來自基層一線各行各業的宣講員巧用生活素材開講,新穎有趣的形式“圈粉”了許多年輕人。90后青年王雙易和朋友特意趕來,“理論跟脫口秀相結合,有意思有深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將青年理論武裝擺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突出位置,以理論宣講為抓手,與時俱進創新思路、變革打法、拓寬路徑,培養出一批有站位、有情懷、有鑽研、有本領、有作為的青年人才。

  理論宣講怎麼講?形式創新,讓青年願意聽、聽得懂是關鍵。除了開放麥,“情境式”“快閃式”宣講等多種新穎模式也不斷涌現。

  紹興市越城區“古越新聲·靈五七五”宣講團文藝骨干方天,用蓮花落、紹興評話進行理論宣講,還精心拍攝短視頻介紹運河文化:“線下宣講和線上短視頻結合,宣講效果更好。”

  讓理論更好走進青年心中,除了形式創新,還需要堅持內容為王。

  面對“新發展格局下鄉鎮‘小巨人’如何續寫點石成金的傳奇”“綠色發展何以富民”等問題,通過“蹲點式”宣講,青年們不僅加深了認識,也打撈到了基層的鮮活故事。

  “宣講員不能隻做理論的搬運工,要有一雙沾滿泥巴的腳,到田間地頭去搜集冒熱氣的素材。”來自金華市磐安縣的青年宣講員張博文感觸頗深。

  近年來,“蹲點式”宣講在之江大地持續走深走實。在溫州市文成縣,“小火柴”宣講團開啟“春天裡·向共富”助農直播宣講行動,宣講員跨界當主播,助力農產品走出大山﹔在杭州市桐廬縣,青年宣講員在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的同時,積極為群眾解決環境衛生、鄰裡糾紛等問題,回應群眾需求。

  如今,越來越多青年宣講員深入基層一線,讓理論深入人心。

  青年影響青年,青年帶動青年。浙江打造“8090”和“00后”新時代理論宣講品牌,挖掘各地宣講優勢資源成立特色宣講團,機關青年干部、高校博士生、文化特派員、青年科學家等各具特色的團隊紛紛成立,一批批年輕人在學理論、用理論、講理論中快速成長成才。

  “新質生產力從何而來?是‘黃河之水天上來’,是‘千金散盡還復來’,還是‘鐵馬冰河入夢來’?我看呀,還是要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創新驅動搶先來。”“新時代創客說”蹲點宣講活動中,來自杭州市余杭區阿裡雲智能的90后青年潘穎超以詼諧的語言解讀新質生產力。

  余杭區人工智能小鎮調研中,杭州師范大學贊比亞籍留學生曼波真切感受到了新質生產力的魅力。看到企業研發的前沿產品,曼波感嘆:“好多都超乎想象!”

  另一邊,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內,來自阿塞拜疆的杭州師范大學中文系留學生、“百young中國說”中外青年宣講團成員吉雅說,“我在阿塞拜疆孔子學院學習時,就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次調研,實實在在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從“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到“00后talker”,從本土各界青年踴躍參與,到外國青年朋友也成為愛聽中國故事的粉絲、善講中國故事的主角,“人人爭當宣講員”蔚然成風。

  將理論與青年的“雙向奔赴”進行到底,也要發揮好組織和制度的力量。

  “我們將通過制度化手段明確青年宣講員培育路徑與激勵保障形式,給予宣講工作者榮譽激勵與生活關懷,為青年宣講員成長成才提供硬核支撐。”浙江省委宣傳部理論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接下來,浙江將持續擦亮“8090”和“00后”新時代理論宣講名片,讓理論宣講的“之江潮聲”持續引領青年、凝聚青年,讓真理之光照亮青春奮斗之路。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7日 12 版)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