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連心”聚僑力 “僑助共富”再發力
寧波北侖特色農旅產品推介主題活動舉行

5月18日上午,2025北侖區“同心共富”示范帶建設暨“僑助共富·饗當至梅”特色農旅產品推介主題活動在寧波北侖區梅山街道非遺主題文化公園舉行。活動由寧波市委統戰部指導,北侖區委統戰部主辦,北侖區農業農村局、北侖區供銷聯社、北侖區僑聯、梅山街道辦事處共同承辦。市、區統戰部門及寧波大學梅山校區等有關單位、街道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梅山街道供圖
作為著名“浙東僑鄉”,北侖區僑務資源豐富,現有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2萬余人。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區的時代號召下,北侖區堅持以“三位一體”網絡為架構、“三維保障”服務為支撐、“三層塑造”成果為目標,積極探索創新“僑助共富”工作路徑,充分激發僑界成員愛國愛鄉情懷和帶富助富潛力,廣泛動員他們踴躍投身“同心共富 僑建新功”行動。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共有13家僑團僑企結對21個村(社區),累計落地幫扶項目23個,捐贈資金超過3000萬元。
“以僑為橋”引富、“僑資僑智”創富、“僑青僑力”帶富、“僑風僑韻”潤富、“僑心僑愛”幫富……活動現場,展示了北侖區“僑助共富”行動成果,為“僑助共富”幫幫團新成員頒發聘書,並發布實施“同根連心 僑助共富”五大行動,持續推進“同心共富”工作擴面提質增效。其中,涵蓋基礎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傳承、扶貧濟困等社會公益事業領域的7個項目,得到了僑界人士積極捐贈,涉及總金額近400萬元。“從‘單打獨斗’到‘組團服務’,‘僑助共富’行動讓我們找到了同根連心、反哺家鄉、雙向奔赴的最佳路徑。”幫幫團新成員周天倫感慨道。
為進一步打造集農旅融合、文化傳承、僑胞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發展平台,梅山街道還整合當地僑界特色資源,現場發布“藍灣同心 僑助共富”示范帶·共富項目,並將圍繞智力支撐、產業發展、文化浸潤、基層治理、公益幫扶等全面推進“僑助共富”工作。剛揭牌落成的“同心至梅”共富驛站,不僅展現了“同心共富 鄉村振興”生動畫卷,更是該街道統戰規范化建設的創新實踐,並將成為僑界就業創業培訓、僑屬僑眷文娛活動的新陣地。
活動現場。梅山街道供圖
寧波大學梅山校區留學生團隊中文獻唱《月亮代表我的心》,隨后“饗當至梅”特色農旅產品推介主題活動的啟動,將整場活動推向高潮。一張獨具創意的“吃瓜地圖”在現場發布,該地圖以手繪形式標注了轄區主要的“吃瓜點位”,並通過金色瓜藤串聯成一個有機整體,每一處都承載著獨特的“梅山風味”。在直播環節,梅山街道僑聯負責人介紹了當地優質農文旅項目。
“雲端切瓜”、“西瓜‘稱’霸”、“筷”手爭霸、“瓜塔競速”等互動體驗,再次點燃了活動現場﹔30個“共富市集”展位匯聚北侖特色非遺美食與農產品,吸引了市民駐足選購﹔寧波邊檢帶領的多國海員熱情參與特色活動,品嘗小吃體驗民俗,為盛會增添了更多亮點﹔在親子研學區,數十組家庭正沉浸式體驗各項傳統手工藝……整場活動以“同根連心 同心共富”為主題,以“藍灣同心 僑助共富”為紐帶,讓市民樂在其中,更讓共建共享的“同心共富”理念深入人心。
據悉,當天活動吸引線上線下超過1.4萬人次,實現產品銷售額12萬余元,為梅山鄉村振興帶來了蓬勃生機。“梅山承載著千年漁港的記憶,正以‘僑助共富’為筆墨,書寫出‘同根連心 同心共富’的和美畫卷。”北侖區委統戰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日“梅山蝶變”,既是北侖區“同心共富”示范先行的生動實踐,更是中華兒女血脈相連的深情見証。未來,北侖區將進一步聚集僑力和創新模式,豐富延伸“僑助共富”內涵,持續擦亮“僑助共富”品牌,打造“同心共富”實踐樣板,充分展現統一戰線擔當作為。(鄭美玲、沈瓊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