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麥浪路暢行
杭州余杭街道“四好農村路”繪就初夏畫卷

初夏的杭州市余杭區余杭街道,翠綠麥海隨風起伏,與條條寬敞的“四好農村路”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田園詩畫。隨著2025年余杭“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的全面推進,縱橫交錯的農村公路不僅為夏收保駕護航,更成為鄉村振興的紐帶。
余永線至沈家道路。余杭交通供圖
余杭街道的稻香小鎮是余杭的糧食主產區和農業示范區。為使各種大型農機順利駛到田間地頭,在做好主干路網建設的同時,余杭區交通運輸局持續建好“出村路”“田間路”“村界路”“斷頭路”等路段不長、百姓急盼的鄉村公路,提升農村路網的承載力和通達率,構建功能完善、路景交融的公路環線,構建農業豐收的“快速通道”、鄉村繁榮的“毛細血管”。
在下陡門村,貨車、農機在改建后的“四好農村路”上暢行無阻。“現在路平了,干活效率翻倍!”村民陳大伯笑著說。2025年,余杭區計劃新改建余杭街道農村公路3條,共3.091公裡,通過路面拓寬、路基補強、排水工程配套完善等方式,讓小麥、水稻、菜籽油等農產品運輸更高效、更安全。
余下線至斗姚道路。余杭交通供圖
余杭的優質小麥正通過“四好農村路”走向各地。道路暢通帶動了農業企業入駐,如永安村將麥田變“共富田”,吸引游客體驗農耕研學,助力村集體收入連年增長。此外,低空經濟賦能物流,無人機起降點讓農貨“飛”出鄉村,縮短從田間到餐桌的距離。2025年一季度數據顯示,余杭城鄉居民收入比已優化至1.36︰1,“生態顏值”正加速轉化為“經濟價值”。
余杭的“四好農村路”不僅是生產動脈,更成為文旅融合的風景線,吸引市民游客來感受“麥田裡的詩和遠方”,曾經的鄉間小道變身網紅道路,騎行、露營等戶外運動帶火了余杭街道的鄉村經濟,讓“過路經濟”升級為“停留經濟”。
西險大塘網紅樹。余杭交通供圖
2025年以來,余杭區持續推進省、市級民生實事農村公路建設工作,全年計劃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0公裡。截至目前,余杭區累計建成“四好農村路”644條,總計810公裡。從砂石路到柏油路,從“出行難”到“產業旺”,“四好農村路”正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計麗艷、孟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