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波江北:黨群共建激發安置社區治理新動能

2025年05月20日08:41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成立於2014年的寧波江北甬江街道朱家社區,是典型的拆遷安置型社區,入住居民5500多人。近年來,朱家社區黨委依托“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多元共治”模式,深入發掘紅色力量、全面激活鄰裡動能,打造出“和合朱家”治理品牌,並探索組建了“心悅鄰”共富工坊、“春風止戈”調解團、“公益朱家幣”等一系列新平台新舉措新機制,帶動社區35%的居民融入社區治理,形成了“安置不落服務、遷建更見溫情”的共建共享新格局。

黨心民心促共融,共筑鄰裡共富新篇章

一大早,朱家社區二樓食堂飄出陣陣面香,自“朱佳悅”包子鋪開張以來,這裡的現蒸包子成了社區居民爭相“打卡”的網紅美食,“包子米道(味道)交關好,贊足嘞!”社區居民何奶奶對剛出爐的包子贊不絕口。

“朱佳悅”包子鋪是朱家社區“心悅鄰”共富工坊的創新實踐,除包子鋪外,“心悅鄰”共富工坊還包含“悅鄰手工坊”“朱家轉轉”等重點項目。該共富工坊由朱家社區黨委與多家聯建單位共同打造,於2024年12月正式落成。工坊堅持“黨建引領、政策惠享、技能幫享、直播賦能”機制,以“共富”為目標進行創新實踐,引領居民創富增收。

“由社區黨委牽頭,我們在共富工坊內成立了‘朱家共富基金’,包子鋪的收益將按比例分配給參與制作的志願者,剩余部分將注入公益基金內,用於幫扶困難家庭、積分兌換等公益項目。”朱家社區黨委書記任亞鴻介紹,社區黨委還牽頭成立了“紅色管家”監督小組,由5名黨員代表負責“共富工坊”資金流向公示和意見收集,既不讓公益成“無源之水”,也避免過度商業化。

“朱佳悅”包子鋪內,工作人員正在制作包子。甬江街道供圖

“朱佳悅”包子鋪裡,包子新鮮出爐。甬江街道供圖

春風止戈解千結,共筑鄰裡和諧新卷軸

自2021年邀請調解能手陳德明在社區成立“德明工作室”以來,朱家社區黨委持續開展“德明導師帶徒”項目,組建了“春風止戈”調解團。目前,社區累計培育“法律明白人”34名,實現每幢樓棟有一位調解聯絡員,充分利用安置小區“熟人社會”的優勢幫助居民化解鄰裡糾紛、調解社區各類矛盾,推進社區和諧穩定。

小區25幢樓下公共綠地被幾位阿婆圈佔養雞種菜,引發居民頻頻投訴。通過走訪,社區了解到阿婆們是太過懷念農家生活。社區黨委隨即牽頭,調解工作室介入,經多方不懈努力,阿婆們最終同意拆除雞棚、菜地,后由物業統一規劃,阿婆們擔任“種植顧問”,居民認領責任區,種植石竹、太陽花、郁金香等觀賞花卉,違規綠地變身“睦鄰花園”。“‘養雞場’變成了小花園,小區環境也變好了。”25幢居民錢大爺對“快准穩”的調解模式贊不絕口。

為加大調解力度,社區黨委還聯絡共建單位與司法所、派出所、律師事務所等建立會商制度,實現“三所”聯動機制。同時,加強“調解人才庫”建設,吸納心理咨詢師、法律顧問等專業人才開展“調解+心理疏導”特色服務。

小花園扮靚社區環境。甬江街道供圖

小花園扮靚社區環境。甬江街道供圖

善意通貨朱家幣,共筑鄰裡公益新征程

近日,社區居民周師傅用積攢的100個“公益朱家幣”兌換了免費家政服務,物業黨員志願者上門幫他徹底打掃了家裡衛生。“參加志願者夜巡、垃圾分類督導都能攢分,現在連疏通下水道都能用‘朱家幣’抵扣!”周師傅笑著說。自社區“公益朱家幣”系統運行半年來,已有37戶居民兌換了服務,物業費收繳率同比提升5%,小小“朱家幣”兌出社區溫度。

據悉,社區的“公益朱家幣”是通過建立“服務時間—社區幣—權益兌換”價值鏈條,以啟航幣、互助幣、榮譽幣、環保幣、知識幣、多元幣的形式發放。“居民參與社區的志願服務,根據服務時長換算成相應的‘朱家幣’,用來兌換社區課程、物業服務、周邊商戶消費抵扣等。”任亞鴻介紹。

早在幾年前,朱家社區黨委便開始探索志願服務積分兌換模式,從最初的“志願服務積分卡”制度到如今的“公益朱家幣”系統,一次次的實踐與改良不斷與社區治理的需求高度契合,“服務—激勵—反哺”的閉環模式成為推動基層善治的重要助力。

“我們在反復調整中精准對接社區需求,促使商戶、物業、居民三方從各自為政轉向協同合作,提升了社區治理效能。”任亞鴻表示,“公益朱家幣”系統的推出,有效調動了商戶、物業和居民的積極性,形成三方協同、良性互動的治理模式。下一步,社區黨委將進一步完善“公益朱家幣”兌換機制,通過優化積分規則、拓展兌換渠道、引入數字化管理等方式,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落地生根。(童思雨、羅秋玲)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