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溫州樂清:雁蕩鄉村成為青年筑夢舞台

吳秋秋
2025年06月17日15:04 | 來源:樂清市融媒體中心
小字號

清晨,第一縷陽光掠過溫州樂清灣,洒向雁蕩山。返鄉青年黃樂燕已泡好一壺雁蕩毛峰,在自己主理的民宿裡等待第一波客人到來。這座藏匿在層巒疊翠間的民宿,背靠靈峰景區標志性景點“夫妻峰”,門前溪水潺潺流過,借景入畫的獨特風格,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尤其到節假日,更是一房難求。

黃樂燕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於雁蕩旅游學校畢業后,她進入杭州一家五星級酒店工作。大城市再好,但家鄉始終是縈繞在她心頭揮之不去的眷戀。2015年前后,杭州莫干山一帶的民宿逐漸成了鄉村旅游新熱點。返鄉創業的念頭就此在黃樂燕心裡生根發芽。

在外打拼了14年的“燕子”飛回了雁蕩鎮,她充分挖掘家鄉地理、風光與文化優勢,精心打造鄉村民宿,游客慕名而來時,就根據他們需求分享個性化游玩路線。“待在山中這間民宿小院,既能開門見山水,又能跟更多的人分享家鄉的美好,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黃樂燕說。

這樣的例子,在雁蕩鎮不少。目前,樂清80%的民宿集聚於雁蕩山景區,民宿集群效應持續釋放,雁蕩鎮文旅創業向多元化延伸。青年創客施亨敏與其妻子便是其中之一,夫妻倆於2021年簽下一棟民房的十年租約,將其打造為披薩店,他們親手壘起窯爐、鑽研制餅配方,窯烤披薩風味獨特。入夜,這家披薩店又轉變為“靜吧”,開啟“日咖夜酒”模式。

如今,民房變民宿,戶主變業主,是這裡的常態﹔“村巴克”裡彌漫著咖啡的芳香,絡繹不絕的游客徜徉在鄉村綠道上﹔多家風格各異的餐飲店扎根鄉間,將本土山海風味融入煙火日常。

“潮”的不僅僅是業態,更是對本土文化的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

“這種轉變的背后,是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施亨敏說。村民開始主動學習新媒體運營,琢磨差異化服務內容,串聯起休閑採摘、親子露營、戶外拓展等多元業態,滿足時下鄉村旅游對美食、社交、健康、親子互動等多方位需要。

“雁蕩毛峰”是小鎮青年的又一條“生財之道”。雁蕩有著1600多年的毛峰種植歷史。如今,新農人走進“茶園”,用新思維新理念續寫“黃金葉”轉型升級的故事。目前,該鎮有各類茶企21家,總種植面積2500余畝,2024年產值約5000萬元。

村民們的口袋鼓起來了、精神豐富起來了。曾經,走出鄉村是一代人逐夢的起點,如今鄉村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筑夢的舞台。

近年來,雁蕩鎮立足將美麗風景轉換為美麗經濟,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整治人居環境,加速推進景鎮融合,打造了一批美麗河湖、濱海綠道、雁蕩山風情跑道等景鎮融合醉美節點,獲評“浙江省園林城鎮”﹔連續舉辦大型賽事,以賽帶游,如連續舉辦中國公路自行車職業聯賽雁蕩山站,以賽線串聯起景點和村落,盡顯山水人文魅力。

后續,雁蕩鎮將繼續深挖生態與文化資源,逐步讓“山海雁蕩·文旅強鎮”的美好圖景變為幸福實景。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