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波觀海衛鎮打造全民健身“幸福圈”

2025年07月14日10:35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傍晚六點,寧波觀海衛鎮昌興村新建的室外運動場熱鬧起來。塑膠場地上,籃球撞擊聲與孩童的歡笑聲此起彼伏,60歲的李阿婆坐在場邊,看著年輕人打球,臉上滿是笑意。“以前晚上不是打麻將就是刷手機,現在全家人都愛往這兒跑。”她的話道出了許多村民的心聲。這樣的場景,在觀海衛鎮並不少見。今年以來,隨著“家門口的運動場”計劃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村民發現,健康生活正變得觸手可及。

在隔壁昌明村,一座佔地600多平方米的省級社區多功能運動場已經成為全村的“活力中心”。專業籃球架、羽毛球場、LED照明設施一應俱全,即便是夜晚,這裡依然亮如白晝。村民宓斌杰幾乎每天都會來打球,他說:“過去找個好場地得跑老遠,現在溜達幾步就到,一周能打三四次。”而在五裡村,運動場同樣人氣高漲,增設的廣場舞區域吸引了不少村民,每晚音樂一響,大家便自發聚在一起,跳得不亦樂乎。東營村的室外運動場則將空間的利用發揮到了極致。白天,這裡是觀海衛鎮衛前幼兒園東營分園孩子們運動上課、游戲奔跑的天地﹔傍晚時分,場地則無縫切換為附近居民休閑鍛煉的活力舞台。這些高標准打造的運動場,不僅設施齊全,還充分考慮了不同年齡段的需求,讓男女老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運動樂趣。

村民正在師橋公園打籃球。觀海衛鎮供圖

村民在師橋公園運動。觀海衛鎮供圖

除了熱鬧的球類運動,健身步道也成為村民們的新選擇。清晨的杜岙村,步道上已有不少人在散步或慢跑。這條依山而建的步道全長2公裡,路面鋪設了瀝青,沿途綠樹成蔭,遠處還能望見杜湖的粼粼波光。“一邊鍛煉一邊賞景,心情特別舒暢。”村民王阿姨笑著說。而在大岐山村,蜿蜒穿過竹林和茶園的步道則成了登山愛好者的熱門打卡地。未來,這些步道還將進一步升級,增設太陽能路燈和彩色路面,讓夜跑和散步更加安全便捷。

如果說運動場和步道滿足了村民的鍛煉需求,那麼散布在各村的口袋公園則讓健康生活更加“觸手可及”。在錦堂村,一片曾經的荒地如今變身成為“健康驛站”,嶄新的健身器材旁總是圍滿了鍛煉的村民。“以前想活動一下得走老遠,現在出門拐個彎就行。”張大爺一邊使用健身器材一邊感慨。今年,觀海衛鎮計劃為20個村新增29套健身器材,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專業健身服務。正在升級改造的衛山公園,未來還將新增兒童游樂區和滑板場地,成為全齡友好的休閑空間。

為了讓運動資源發揮更大作用,觀海衛鎮還盤活了學校的體育場地。為了滿足群眾需求,鎮裡開放了4所學校的運動場地,並投入11.5萬元維修體育設施,確保安全使用。“學校操場燈光好、場地大,夜跑特別舒服。”一位附近居民說。這一舉措不僅讓存量資源活了起來,也讓“15分鐘健身圈”的服務半徑進一步延伸。

村民正在師橋公園運動。觀海衛鎮供圖

在省級社區多功能運動場,不少村民正在運動。觀海衛鎮供圖

建設只是第一步,如何讓運動場長久煥發活力才是關鍵。為此,觀海衛鎮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建管用並舉。各村落實專人定期檢查設施,小問題及時修復﹔通過倡議書、宣傳欄等方式引導村民共同愛護場地。“大家都把運動場當自家院子維護,器材損壞率大大降低。”錦堂村的管理員說。此外,貫穿全年的賽事活動也讓運動場持續“活”起來,從風靡各村的“村BA”聯賽,到吸引四方愛好者的省級槳板賽,再到讓銀發族老有所樂的老年氣排球賽,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場地使用率,更凝聚了鄉情,成為鄉村振興的“活力紐帶”。

據悉,今年年底,投資2.5億元的觀海衛體育公園將正式開放。這座“全民健身綜合體”包含恆溫泳池、籃球館、滑板公園等設施,將成為區域新標杆。從昌明村的籃球場到杜岙村的步道,從口袋公園的健身器材到學校開放的夜跑場地,觀海衛鎮用實實在在的舉措,讓運動之風吹遍鄉野。(鄭琳、徐吉、羅軍)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