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
紹興:文明清泉潤心田

“要文明友善,不惡語相向﹔要謹慎辨別,不輕信盲從……”近日,紹興市柯橋區華舍街道禹會社區內人頭攢動,一場以“文明上網我踐行”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在此舉行。
同一天,紹興越城區舉行“文明旅游我踐行”主題活動,邀請4位來自不同行業的代表擔任越城“文明旅游大使”,大力宣傳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理念。
深入開展“文明紹興我踐行”市民文明素養提升行動,是以文為魂,構筑精神富有鮮活圖景的重要抓手。
2025年以來,紹興以“文明紹興我踐行”市民文明素養提升行動為主要切入點,線上線下協同聯動,讓“文明出行”“光盤行動”“垃圾分類”“文明上網”“文明旅游”“文明養寵”等一系列事關文明提升的重點領域受到市民關注,潤物無聲播撒“文明種子”。
線上,點擊“21天線上參與”板塊,分享參與文明實踐的感悟心得,在輕鬆愉快中便能養成一個文明好習慣﹔線下,不定期舉行各類宣傳教育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主題宣傳和互動游戲形式,鼓勵市民成為文明習慣的倡導者、踐行者和傳播者。目前,僅線上活動便已吸引超過11萬人次參與,訪問量突破25萬人次。
先進典型不僅能傳遞社會正能量,更能激勵更多人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當前,紹興建立完善身邊好人與勞動模范、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先進典型的雙向推薦機制,推動成立好人公益團、好人幫扶團、好人宣講團、好人工作室等組織,營造向上向善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紹興共有“中國好人”63人(組)、“浙江好人”288人(組)、“紹興好人”660人(組)。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溫潤的底色。紹興自1999年首次申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始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上下聯動、齊抓共管,讓文明之花開遍紹興大地。今年5月,經復查確認,紹興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成功實現“四連冠”。
在常態化推進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紹興著力培育、打造了一批接地氣、有活力、可持續的特色文明實踐項目,讓文明實踐“活起來”“實起來”,吸引更多群眾樂於參與、主動融入。
今年3月,一批年度“文明小事”正式出爐。這些“小事”,聚焦小問題、小切口,力求可操作、可復制,已逐漸在全市域鋪開,形成一系列特色文明實踐成果。
“越風有喜——我在文明實踐中心辦婚禮”項目,將本地特色文化與婚慶文化有機結合,為群眾搭建“有裡子有面子”的新時代文明婚禮平台﹔“鄉風掌勺人”項目,通過鄉廚培訓、技能競賽,讓鄉廚把“光盤行動”的良好風尚帶往鄉村﹔“大象媽媽”項目,聚焦親子關系,為家長搭建起自我照護的“心靈驛站”……一系列優質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形成了文明創建的強大聲勢。“我們還建立起全市文明實踐項目庫與專家庫,首批已吸納92個項目入庫,后續將進行重點培育輔導,提升項目規范性和專業性。”紹興市文明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創建為了人民、創建依靠人民。創建路上,紹興堅守為民初心,高度重視民生實事工作,聚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積極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全方位、多主體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實施文明單位助力清潔城市建設和市民文明素養提升行動,聚合優質服務資源,推動形成共建清潔美麗家園、共塑城市文明形象的強大合力。
今年5月,紹興12個村鎮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12家單位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2所學校、2戶家庭分別獲評全國文明校園、全國文明家庭,涌現出一批先進經驗。越城區鑒湖街道王家葑村利用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等方式助推移風易俗,鼓勵村民們破除陳規陋習﹔柯橋區柯岩街道新未庄社區組織居民開展志願服務,定期組織宣講,提升居民文明意識﹔紹興市中等專業學校定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勞模進校園、思政微課大賽等活動,培育德技並修的“五好學生”……“全民創建”“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助推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走深走實。
全民創建的熱潮,在志願服務中也可見一斑。目前,紹興市志願者人數已突破150萬人,志願者隊伍突破兩萬支,先后培育出“電工魯師傅”“夜空中最亮的星”“警暖少年”“虞人清蜂”“點亮一盞燈”等多個特色志願服務品牌。
文明清泉潤心田,一任接著一任干。“加快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市縣‘滿堂紅’”,紹興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已做出明確部署,接下來,紹興也將一步一個腳印,繼續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讓文明之花繼續盛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