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振興繪就共富新畫卷
紹興三地經驗入選浙江鄉村片區組團發展實踐范例
7月25日,浙江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公布了浙江省鄉村片區組團發展的30個實踐案例,涵蓋名村示范帶動型、產業融合聯動型、項目平台驅動型等“八大模式”。紹興市上虞區仙果丁宅共富片區、柯橋區花香漓渚片區、新昌縣“下岩貝·金山上”片區等3個實踐案例入選,為全省鄉村“抱團振興”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近年來,紹興以“千萬工程”為牽引,以和美越鄉共富片區建設為抓手,發揮鄉鎮帶動作用,建強村級重點片區,下好城鄉一體融合先手棋,打造了一批共富示范片區。今年上半年,紹興又發布《和美越鄉共富片區建設導則》,將“片區化發展”標准化,從產業布局到文化傳承,細化36項指標,對片區“山水林田湖草村”等資源進行整體激活,推動城鄉要素深度融合。
記者了解到,紹興入選案例各具特色,清晰勾勒出紹興鄉村片區組團發展的多元路徑。
上虞區仙果丁宅共富片區是“產業融合聯動型”模式的代表。當地以“仙果+”品牌為引領,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方向,推動片區各村在產業分工、業態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緊密合作,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構建草莓、水蜜桃、桑葚“季季有仙果”產業矩陣。2024年,片區6個村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118萬元。
柯橋區花香漓渚片區是“項目平台驅動型”模式的典范。當地依托“花香漓渚”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平台,構建蘭花產業興村共富鏈,形成差異化互補格局。同時,通過項目平台驅動和科創賦能,推動“千畝蘭苑”“千畝花市”產業集聚區落地。2024年,片區6個村村均集體經濟收入超280萬元。
新昌縣“下岩貝·金山上”片區則展現了“國有資本撬動型”模式的活力。通過國企平台精准布局和市場化運營,構建“片區黨委+國企+村黨組織+多元主體”協同機制,推動生態資源景區化、景區運營市場化、市場收益共享化的山區共富模式創新。2024年片區5個村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79萬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