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講述千年煙火 傳承古韻新聲

浙江省“少年非遺說”大賽半決賽在杭州余杭舉行

周豐
2025年07月28日11:07 | 來源:潮新聞
小字號

7月24日下午,第八屆“少年非遺說”浙江傳說故事講述大賽大運河詩路半決賽在杭州市余杭區雲會小學舉行,來自杭州、寧波、湖州、嘉興和紹興的35位選手齊聚現場,展開激烈角逐,爭奪晉級總決賽的入場券。

本次活動由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主辦,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承辦,杭州市余杭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余杭區仁和街道辦事處執行承辦。自4月份啟動報名以來,浙江省各地的非遺保護中心、文化館以及學校積極參與本次活動。

蘇軾“畫扇斷案”,在杭州留下一段智慧與溫情的佳話﹔陸羽因徑山的山水、禪意與茶緣,完成《茶經》創作﹔白娘子南山盜寶救許仙,神仙果落地生根化白茶……現場,35名選手逐一登台,用獨特的風格將生動有趣的故事娓娓道來,勾勒出大運河詩路沿線非遺故事的鮮活輪廓。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民間故事,拉近了孩子們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距離,也讓他們領略到各地非遺的獨特魅力。

“我帶來的故事是《徑山茶與陸羽》。通過這次比賽,我發現原來浙江還有這麼多有趣的非遺故事,也提升了自己的演講能力和寫作能力。”來自余杭徑山的選手興奮地表示。

經過激烈角逐和緊張評審,“少年非遺說”大運河詩路半決賽十二強選手產生,獲得了進入總決賽的資格。

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少年非遺說”大賽這個展示才華的舞台,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了浙江優秀的傳統文化,播撒了文化傳承的火種,也撬動了公眾對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保護與傳承意識。

比賽現場還設置了咸茶、傳統木造技藝、傳統食品腌臘技藝、刺繡和徑山茶等多個具有余杭特色的市集攤位。

近年來,余杭區通過組建非遺講師團,深入社區、校園、企業,發起“余韻薪傳”傳習人計劃,壯大傳承隊伍,建立工作站與工坊協同模式,助力共同富裕。2025年暑期,該區創新推出“竹韻共富之旅”與“文明聖地之旅”,讓紅色基因與千年文脈碰撞出璀璨火花,開辟非遺傳承與發展的新路徑。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