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鬆陽:“民情地圖”繪就山區百姓健康路
清晨,浙江省麗水市鬆陽縣大東壩鎮黃南村村民徐家其擠上開往縣城的早班車,盡管上車晚了些,但仍有“專座”為他保留。“以前趕不上車就誤了治療,現在提前預約就有座,‘就醫預約公交’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徐家其感慨道。
黃南村是鬆陽偏遠山村之一,距離縣城40余公裡,位於城鄉公交線路的末端。對於像徐家其這樣需要定期進城治療的患者,交通曾是其一大難題。“早班車經常滿座,趕不上這班車就會錯過預約的透析時間,耽誤治療。”徐家其回憶說。
針對偏遠山村重症患者就醫出行難、易誤時的問題,2025年以來,大東壩鎮依托“民情地圖”促服務機制,採取“多人多村”團組包村走訪調研形式,由包聯干部下沉收集民情,在片區層面統籌調度資源。
“我們在全鎮范圍內進行了摸排走訪,發現有16名村民需定期去醫院診療,結合山區流動服務,我們啟動了‘鎮街吹哨、部門報到’叫應機制。”大東壩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黨委政府精准對接鬆陽縣衛健、交通等部門,召開現場協調會,推出“就醫預約公交”服務,為重症就醫患者提供預約留位服務,確保患者能准時抵達縣城醫院接受治療。5月正式運行以來,已精准對接全縣22名患者,完成預約服務200余次。
破解出行難題的同時,每周四,省級中醫名醫程偉軍都會准時出現在鬆陽縣板橋畬族鄉桐榔醫館,為畬鄉群眾把脈問診、施針理療。“以前看名醫要跑幾十公裡,挂號難、路途遠。現在專家‘搬’到了家門口,實實在在方便了我們山區百姓。”板橋畬族鄉桐榔村村民葉維舟說。
近年來,板橋畬族鄉黨委聚焦畬鄉醫療服務可及性和專業性雙提升,以黨建聯建為紐帶,深化與麗水市中醫院、鬆陽縣中醫院合作。該鄉建立常態化機制,定期邀請省級優秀中西醫結合專家團隊下沉駐鄉坐診,同步實施“師帶徒”培養計劃,推進省級名醫與鄉衛生院骨干結對,傳授中藥配伍、針灸推拿等,著力培育一支“帶不走”的本土畬醫藥人才隊伍,惠澤群眾。2025年以來,該鄉共開展了14次名醫坐診和傳幫帶教學工作。
2025年初,鬆陽依托“5G+智慧醫療”建立起無人機空中運輸網絡。目前,航線已覆蓋縣域內二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構建“1個中心實驗室+N個基層採樣點”的共享網絡。“遇緊急情況,可實現即用即飛,確保物資及時送達。”鬆陽縣衛生健康局醫政科科長張帆介紹。運行4個月來,累計完成無人機樣本轉運5.6萬余份次,為偏遠山區急診和檢驗贏得寶貴時間。
目前,鬆陽正著力構建“固定+流動+互聯網+AI”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同時依托“民情地圖”促服務精准對接群眾需求,持續深化“出入雙向”的健康服務機制,推動城鄉醫療同質化管理和便捷化服務,破解山區群眾就醫“出不來”、優質資源“下不去”的難題,實現“病有所醫”“醫有良策”。(王雯靜、陳萬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