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追“綠”逐“智” 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人民網湖州8月13日電 昨天,工業綠色創新發展交流會在湖州安吉舉行。會議回顧了湖州工業綠色轉型歷程,發布了重要成果,擘畫了未來發展方向。
會議現場。周琦康攝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二十年來湖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將工業作為綠色低碳發展的主戰場。通過堅持“生態立市、產業興市、制造強市”,湖州成功獲批“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國家創新型城市等多項國家級榮譽,兩次獲國務院“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表彰。
二十年間,湖州工業經濟實現規模質效躍升、綠色轉型顯著、創新動能強勁、制度創新先行。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從1895家增至4254家,擁有64家上市企業、6家百億級企業、7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6倍,產值增長6.1倍,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48%。以“綠色智造”為主線,全市星級綠色工廠佔比達90.4%,市級以上綠色工廠產值佔比超40%,八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佔比下降19個百分點。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34.6%、69.3%、40.7%,規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佔營收比重達1.67%,實現90%以上的R&D經費支出來源於企業,90%以上的專利來自企業,90%以上的新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團隊流向企業。同時,湖州構建“五位一體”綠色制造標准體系,在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碳匯改革、碳效改革、綠色金融改革等領域形成一批全國首創經驗。
會議發布了工業碳效碼3.0版——中國椅業產品碳足跡模塊。作為國內首個工業產品碳足跡整體解決方案,它融合大數據與雲計算,提供從數據採集到認証披露的一站式服務,以精准、科學的生態數據助力產品綠色低碳迭代升級。
工業碳效碼3.0版正式上線。主辦方供圖
會議還促成多項合作意向: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與天能控股集團就新能源退役電池領域展開合作﹔湖州市經信局與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深化“碳效碼”創新應用﹔國網浙江安吉縣供電公司與浙江省椅業協會共同推動椅業企業綠色低碳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據悉,此次交流會吸引了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企業及媒體的150余人參與。(周琦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