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培育新品種 推廣新設施 探索新模式

湖州打造百億淡水漁業產業鏈

王藝潼、鄒冠爾、吳斕
2025年09月16日08:50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近日,湖州市長興縣洪橋鎮農戶錢金元彎腰撈起一網活蹦亂跳的羅氏沼蝦,高興地告訴記者:“這是養了兩個多月的新品種,最大能養到半斤呢。”該品種由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培育,個頭更大、抗病性更好、市場效益更高,目前已在湖州大面積養殖。

  近年來,湖州淡水漁業產值、規模持續位居全省前列,南潯、德清、長興均入選全國漁業綠色循環發展項目。據悉,湖州正圍繞該項目布局種質資源創新、魚塘標准化改造、工廠化設施漁業、水產品深加工等項目,累計投資已達10億元,一條淡水漁業全產業鏈加速建成,預計全市漁業全年總產值超百億元。

  做強種業就是牽起淡水養殖產業鏈的“牛鼻子”。浙江省水產種業公司德清基地每年繁育羅氏沼蝦蝦苗超10億尾,供應全國。隨著一批種業龍頭入駐,湖州已集聚育苗企業近百家,成為全國最大的羅氏沼蝦苗種集散地。

  融入了物聯網等高科技的設施漁業,成為提高養殖效益的關鍵。在全國單體最大的德清縣乾元鎮幸福村“共富數字漁倉”內,300多個大“圓桶”——智能蜂窩池整齊排列,自動投喂機正向桶裡拋洒飼料。目前該項目已進入試運營,預計2026年3月全面投產,年產值可達3億元。同時,湖州全域推進生態高效養殖,加快發展池塘工程化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陸基圓池水產養殖等模式,並進行魚塘連片改造提升,建立標准化魚塘,進一步拓展漁業發展空間。

  湖州還通過“中央廚房+冷鏈配送”模式,建立水產品分揀中心,引進深加工項目集聚產業園,鼓勵養殖企業與大型商超合作,讓更多魚蝦“游”上百姓餐桌,提高了經濟效益。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