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拔尖人才 推動創新創業
浙江大學聚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前不久研發出能治療粉碎性骨折的“膠水”,斷骨黏合隻需3分鐘,展現出科技創新領域的“硬核”實力﹔由浙江大學多學科團隊參與編纂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已出版64卷244冊,成為浙江大學乃至全國文化傳播與創新領域的“金名片”﹔9月迎新季,浙江大學“一帶一路”國際醫學院各國新生陸續報到,籌建至今累計招收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逾300名國際本科生,彰顯了國際化辦學成效……
2005年9月,浙江省委常委會在浙江大學召開,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總目標。20年來,浙江大學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著一棒跑,凝聚師生校友力量,辦好世界一流大學。
科技創新“深蹲起跳”,重大科研成果接連涌現
近日,浙江大學3項科研成果同時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發表,涉及超導量子計算、光電材料、生物地球化學等多個領域,顯示了中國科學家的創新活力。其中,浙江大學物理學院青年教師宋超的名字也光榮在列。
從本科生到博士生,宋超的成長軌跡,正是浙江大學加快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的縮影。2011年,他考入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與物理學系合辦的求是物理班,2013年進入超導量子計算實驗室接受科研訓練。“第一次接觸量子實驗,仿佛打開了一個全新世界,科研熱情瞬間被點燃。”這幾年,他與團隊潛心鑽研,成功研制出“天目”“莫干”等國際先進水平的超導芯片,在量子糾纏、量子拓扑、量子機器學習等前沿領域取得多項突破。
近年來,浙江大學深入實施“一流骨干基礎學科建設支持計劃”“面向2030的學科會聚研究計劃”﹔以師資為牽引,打造信念堅定、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鼓勵和支持高層次人才、高水平科研團隊走向育人一線,為關鍵領域原始創新和技術突破提供堅實的人才與技術支撐。
創新是世界一流大學的靈魂和核心競爭力。20年來,浙江大學在科技創新領域實現“深蹲起跳”,碩果累累——3次刷新超導芯片量子態制備世界紀錄、構建中國首例臨床侵入式運動腦機接口、解決微分幾何中的曲率積分猜想和有限測度猜想……一系列重大突破接連涌現。
78類學科競賽項目搭建舞台,28處競賽基地提供沃土,人工智能等科研訓練專項點燃創新火種……浙江大學構建起以專業學習、學科競賽、科研訓練為核心的創新能力培養機制。
“20年來,學校獲得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增加了97項,牽頭和參與建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分別從7家、3家增長到12家、8家。在CNS主刊年度發文也實現了從0篇到27篇的跨越。”浙江大學政策研究室主任徐賢春介紹。
從“會讀書”到“會創造”,培養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
“這些機器人都是我們自己畫圖紙、開模、組裝的。課余時間,我幾乎都投入在機器人研發上。”在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本科生劉健宇帶領Hello World機器人戰隊展示成果時這樣說。
促使“會讀書的人”成為“會創造的人”,是浙江大學始終肩負的重要使命。20年來,學校持續向社會輸送具備創造力的優秀人才。
雲深處科技創始人朱秋國的機器人之旅,就始於他在本科期間參加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競賽。“參加比賽可太鍛煉人了。要把專業的理論知識結合實踐,要能夠快速學透比賽所需的必要知識,還要有自主鑽研的能力。”朱秋國說。
開辟專屬場地、設立專項獎學金、邀請企業校友擔任校外導師,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構建起“競賽—科研—產業”聯動的生態閉環。“我們要將世界最前沿的學術科研帶到課堂,將中國最前線的產業實踐帶給學生。”學院副院長王瑋說。
本科生院院長吳飛說,學校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改革,構建智能時代知識圖譜,推出分層分類人工智能通識必修課程和系列教材,聯合發起“AI+X”微專業,擔當復合交叉人才培養的“探路者”。
如今,浙江大學在“互聯網+”“挑戰杯”等大賽中奪金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創辦的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孵化創業公司120多家,師生、校友創業力量現象級涌現,形成了一支“浙大系”創新創業主力軍。
走出“實驗室”,走上“生產線”,把論文寫在之江大地
從浙江大學玉泉校區西門步行10分鐘,便來到石虎山機器人創新基地。協作機器人、共融機器人、醫療機器人……11個由教師團隊領銜的創新工坊依次排列。
“這是學院和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街道聯合打造的新型創新創業綜合體。”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石虎山機器人創新基地主任侯迪波介紹,基地可提供“技術研發—創意驗証—企業孵化”的全流程服務。
邏騰科技創始人、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王酉的巡檢機器人創新工坊也位於這裡。這款球形機器人能夠在灘涂、岩礫、沙漠等復雜地形中自由移動,可連續工作8小時或行駛100公裡,在無需高精度電子地圖的情況下也能實現自適應運動巡檢。“基地在場地、設備共享、項目申報、宣傳推介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極大地加快了產品研發進程和市場推廣速度。”王酉表示。
學校為校友留浙創新創業提供豐富資源,依托國家大學科技園、校友企業總部經濟園、紫金科創小鎮等平台,構建技能培訓、項目優化、融資對接、創業落地的全鏈條創業孵化體系。
堅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20年來,浙江大學構建了以杭州為中心、輻射全省、面向全國、鏈接全球的合作網絡,與浙江省內11個地市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布局打造了33家科創平台和新型研發機構。
浙江大學國內合作辦公室主任吳勇軍說,學校主動對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以創新要素培育集聚為基礎、以高能級科創平台體系為支撐、以“浙大系”創新創業力量為主體,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服務浙江的創新驅動力、人才匯聚地、創業加速器,助力浙江打造世界級科創高地。
“面向未來,浙江大學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錨定更高目標,堅定不移地向著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目標邁進,走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路。”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5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