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聲
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其對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設美麗中國提供重要支撐。如何推動建設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全國碳市場,記者採訪了4位全國人大代表。
——編者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馬駿:
讓碳金融更好助力碳市場建設
建設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全國碳市場離不開金融助力,而碳金融的發展也有賴於碳市場的制度建設和基礎設施。穩慎發展碳金融,需要從法律制度、市場准入和平台建設等方面夯實碳市場基礎。
從法律層面,建議對碳排放權是動產還是權利、碳排放權是否可質押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同時,出台碳排放權配額登記、質押、處置管理辦法與操作細則,明確碳配額履約清繳義務與碳配額質押標的執行的優先序,系統化打通碳資產金融化堵點,避免質押標的無法處置、債權懸空等風險。
逐步完善全國碳市場參與主體准入條件,支持金融機構在“中碳登”完成注冊登記,確保其交易資格和配額權屬的合法性,增強市場流動性。推廣“行業(企業)+碳+金融”協同交易模式,創新開展碳金融結構性存款、碳票據、附加碳收益綠色債券等多樣化金融業務。
打造碳金融服務平台,歸集企業能耗信息,建立企業碳賬戶,管理企業碳足跡,嵌入碳排放測算模型,出具標准化碳信用報告或碳評級,為金融機構開展信貸審批、利率定價等提供有效有力的碳數據支撐。
(人民日報記者范昊天採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譽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瑋:
以數字技術賦能碳市場建設
數字技術是推動全國碳市場邁向更有效、更活躍、更具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支撐,要以數字技術賦能碳市場建設,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建設統一數據底座,提升市場有效性。構建全國統一的碳排放大數據平台,整合能耗監測、企業排放等多源數據,運用數字技術強化實時監測、交叉核驗與動態分析,為配額分配、排放核查與監管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推動數字金融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支持區塊鏈技術用於碳資產全流程數字化管理,保障數據真實透明。發展基於大數據智能定價的碳金融產品,降低參與門檻,吸引多元主體入市,增強市場流動性,提升價格發現能力。
加快標准國際對接,增強國際影響力。推動我國自主數字標准與國際接軌,支持MRV(監測、報告、驗証)數字化認証體系、區塊鏈碳賬本等國際互認。鼓勵中國數字碳市場方案走出去,通過數字紐帶提升國際話語權,為參與全球碳治理奠定基礎。
(人民日報記者劉新吾採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石化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健:
發展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
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是我國碳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強制減排市場形成互補機制,有助於通過市場化手段激勵企業、機構和個人主動參與減排活動,特別是為非控排主體提供參與碳中和的路徑。
擴大方法學開發與應用。國有企業挖掘生產與非生產過程場景,主動探索推進源頭降碳、過程控碳、終端固碳舉措,針對行業領域具備生態效益的重點場景加快方法學開發,將碳捕集與封存等前沿領域納入方法學體系。
優化廣泛參與機制。簡化中小企業項目開發流程,通過碳普惠模式降低參與門檻,鼓勵地方特色產業開發區域性方法學﹔針對中小企業的分散場景(如分布式光伏等),由國有企業牽頭開發標准化方法學,破解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認証周期長等瓶頸。
完善深度監管體系。構建區塊鏈技術支撐的減排量追溯系統,建立審定核查機制和黑名單制度,防范重復計算和碳信用泡沫風險。這些措施需與強制減排市場協同推進,通過政策設計、市場機制和監管體系實現相互激勵,形成雙輪驅動效應。
(人民日報記者李縱採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
逐步擴大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
全國碳市場是多層次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要一環,對引導資金、技術流向低碳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建議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盡快將建材、鋼鐵、物流等行業納入交易體系,提升市場活躍度和代表性。
加快建設企業碳賬戶體系,實現能耗、碳排放數據統一歸集和認証,為企業參與碳交易和碳金融奠定基礎。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推出面向中小型制造和物流企業的碳配額質押、碳保險、碳債券等金融工具。
推動碳市場建設與綠色制造體系、循環經濟發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等政策協同配合,形成“1+1>2”的疊加效應。建議建立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與碳市場機制之間的聯動機制,通過市場手段高效實現減排目標。
企業應強化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引領,把低碳發展落實到戰略規劃及策略安排中,將能源高效利用作為發展約束條件,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業務結構優化,積極推廣綠色低碳技術和新產品。鼓勵企業打造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並及時總結經驗模式、成功做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人民日報記者竇皓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5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