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玩轉數貿會 科技觸手可及

前沿科技融入日常生活場景,未來可感、可知、可及。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太空中的AI衛星、會思考的清潔機器人、能看懂醫學影像的“火眼金睛”……這些曾隻存在於科幻片的想象,如今在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上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現實。來自154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多家企業齊聚杭州,將這座創新之城變成了未來科技的“超級秀場”。
“爸爸,這個機器人會下象棋!”秋假第一天,侯文杰帶著孩子走進數貿會展館,兒子很快就被一款象棋機器人吸引。“小孩最感興趣的就是這些有互動性的。”侯文杰笑著說,“兒子喜歡機器人,女兒則對能定制手辦的設備著迷。”

小學生侯晉凱正同機器人一較棋藝。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這種互動體驗的魅力在整個展館彌漫。在數智未來主題展區,一場激烈的機器人格斗賽引得觀眾陣陣驚呼。兩個機器人靈活地進攻躲閃,出拳擺腿間展現出科技的力量與美感。擂台被圍得水泄不通,每當有精彩攻防,驚嘆聲便此起彼伏。
如果說機器人格斗展現的是科技的“剛勁”,那麼人工智能展區則演繹著科技的“柔美”。在這裡,多才多藝的機器人不僅能嫻熟地演奏各種樂器,還能與人類音樂家默契配合,完成一場別開生面的人機協奏。
科技的魅力在醫療健康領域綻放出獨特光彩。數字醫療展區內,觀眾排著長隊體驗“意念控制”的神奇——通過採集肌肉電信號,一款外骨骼設備能精准識別使用者的動作意圖,實現用思維控制機械臂。“就像擁有了超能力!”一位剛體驗完的大學生興奮地說。

小體驗者正與機器人玩猜拳游戲。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從專業的醫療設備到日常的智能穿戴,科技的溫度在細節中悄然流露。一款僅重49克的Rokid樂奇智能眼鏡前擠滿了好奇的觀眾,隻需簡單的語音指令或觸碰鏡腿,就能實現提詞、拍攝、翻譯等多項功能。
而在秋果計劃展台,Wigain Omnision XR眼鏡則將手機、電腦的功能遷移至眼鏡顯示屏。“戴上眼鏡就能實時翻譯,這對我們英語不好的人來說太實用了!”趙女士體驗后難掩興奮。

場館內,可體驗的智能設備備受觀眾喜愛。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在遼寧展區,智能理療設備前排起了長隊。體驗者隻需俯臥在設備上,機器手就能自動識別穴位進行精准按摩。該公司總經理趙宜佳介紹,該設備通過內置的健康雲平台,能夠基於大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智能調理方案。
當敦煌壁畫“活”起來,千年古樂在指尖重現,傳統文化與數字技術在這場盛會上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數字文娛展區內,敦煌石窟互動音樂特展現場,觀眾不僅能欣賞到動態復原的壁畫,還能親手彈奏莫高窟壁畫中的仿制樂器。“這種感覺很奇妙,仿佛通過科技與千年前的工匠產生了共鳴。”一位藝術專業的學生感慨道。
附近的創新智能體育體驗區,虛擬槍戰游戲引來陣陣歡呼。大一新生應雨成體驗后難掩興奮:“我平時不怎麼玩游戲,但這個游戲體驗感特別真實,強烈推薦!”

大學生應雨成正沉浸式體驗游戲。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本屆數貿會上,百余項“中國首發、亞洲首秀、全球首展”的創新成果競相登場,展現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澎湃動力。
安恆信息發布的全球首個“AI數字安全服務Agent”——AI安服數字員工“安小龍”,能自主完成漏洞掃描、風險預警和應急響應。展台工作人員介紹,傳統滲透測試依賴個人經驗,而AI方式可實現一鍵智能滲透,智能調用60余個滲透工具,深度挖掘風險,並且全程透明可溯。

展區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安小龍”。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杭州德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iMedImage醫學影像通用大模型,是本屆展會的一大亮點。這個能處理醫學影像的“超級專家”,實現了“零代碼、自動化”的模型訓練流程,將傳統需要上萬例數據、兩年時間的研發周期,縮短至數百例數據、數天訓練,可覆蓋超過90%的臨床場景。
在星物種機器人展區,幾名特殊的“清潔工”正在認真工作。與普通掃地設備不同,這款具身智能清潔機器人可滿足3D空間保潔需求,具備清潔、吸塵、烘干等多重技能,能夠自主完成衛生間保潔等復雜任務。“在實際應用中,我們的‘智能清潔師’具備24小時彈性調度能力,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展台工作人員介紹道。

機器人干起活來,給小學生帶來了不小的震撼。人民網記者 張麗瑋攝
“在數貿會看見創新未來”——這不只是展會的主題,更是當下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生動寫照。當科技創新不再局限於學術殿堂,而是與現實需求深度融合,它便有了改變世界的力量,這是未來的模樣,更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