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傳算控”共振 “海創未來”優生態
杭州余杭“海創未來”大會順利舉辦
9月2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國際校園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活動暨杭州市余杭區“海創未來”大會在余杭區舉辦。
大會聚焦“人工智能+”前沿,緊扣智能感知、網絡通信、智能計算、智能控制(以下簡稱“感傳算控”)四大賽道,吸引了超過800名海內外科學家、青年學者、企業家和投資人參與。大會通過搭建高水平的產學研融通平台,設置院士主旨分享、項目路演、圓桌對話、人才洽談等環節,以學術引領與產業協同雙向發力,積極探索教科人一體改革新路徑,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注入新動能。

活動現場。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現場,仿生界面材料科學全國重點實驗室(北航)正式啟用,這是自旋芯片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后,北航落地余杭的第二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瞄准新材料領域前沿方向,引領仿生材料在裝備輕量智能化、醫療健康、綠色能源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孵化,為深化校地協同推進高層次人才引育、高能級平台創新、高新技術企業孵化注入新動能。
活動設立“感傳算控”四個分會場,圍繞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產業轉化呈現多維度、高濃度的創新思想盛宴。“感”分活動以“AI與智能感知產業賦能”為主題,多位青年人才圍繞智能感知前沿技術賽道進行項目路演,吸引了現場投資機構和同行人才熱烈討論,推動項目優化和投融資對接。“傳”分活動上,行業科學家、青年學者及企業代表圍繞通信關鍵技術開展深度研討,助力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算”分活動聚焦具身智能“端雲算力協同”開展產業交流對接,為實現搶佔人工智能發展新機遇、推動各領域智能化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控”分活動以“卓越工程師產教聯合培養”為主題,圍繞產才融合、產學研合作等方向開展系列成果分享與對接活動。
自2023年首屆大會啟航至今,余杭已成功舉辦三屆“感傳算控”產業交流活動。近年來,余杭持續深化與省實驗室和重點高校等科研平台的合作,推動“企業出題、院所答題、產線驗証”的協同創新模式,探索具有余杭特色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發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區域實現路徑,累計開展懇談會、項目對接會等專題活動200余場,吸引落地“感傳算控”領域人才項目超過150個,推動140項關鍵技術實現轉移轉化。

活動現場。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2011年以來,余杭以海創園為起點,開啟未來科技城建設,匯聚起人才、人口、人氣,落地了一批創新龍頭企業、四大省實驗室和重點高校,推動區域實現跨越式發展。2023年底,“海創未來”人才品牌正式推出,進一步推動“余杭成就人才、人才成就余杭”的良性互動格局。截至目前,全區人才總量已突破49萬人,佔常住人口近三分之一,“海創未來”品牌的辨識度和影響力持續增強。
下一步,余杭將堅持“人才引領 創新驅動”不動搖,以“感傳算控”為切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未來產業,高質量推進未來科技城人才發展創新試驗區建設,不斷擦亮“海創未來”人才品牌,做深做透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兩篇大文章”,為打造全球創新策源地、創新人才蓄水池、科技成果轉化首選地持續注入人才動能。(林子璇、陳夏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