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歌畫東陽”非遺游(大地風華)

劉軍國、吳旭華
2025年10月04日09: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游客在中國木雕博物館內參觀。
包康軒攝

  “十一”長假,又有無數游客踏上了“歌畫東陽 非遺之旅”——這是2024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征集遴選出的31條全國非遺特色旅游線路之一。

  該如何形容這段旅程?

  這裡沒有名山大川,當地人卻能用尋常木材雕出世間最美的山水。千余年來,東陽木雕始終穩居中國四大木雕之首。

  這裡沒有驚天動地的傳奇,卻有一座大名鼎鼎的橫店影視城,每天都在續寫光影故事。

  這裡甚至沒有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卻藏著一座盧宅,一個村庄就是一座微縮的“紫禁城”。九進院落,320米中軸線,壯觀而低調。

  放慢腳步,你會發現浙江金華東陽這座擁有109萬人口的城市,幾乎村村有山水相伴。“東陽本是佳山水”,自南朝沈約“打卡”稱贊,到唐代劉禹錫提筆抒懷,一代代文人“流量”,將這裡推向“婺之望縣”的美譽。橫貫縣域的東陽江,曾因風光如畫被稱為“畫溪”。江畔那座傳說有仙女歌唱的“歌山”,與畫溪共同構成“歌畫東陽”的標識。漫步其間,旅程便有了且行且歌、且停且畫的詩意。

  清晨,陽光洒在盧宅老街的鵝卵石上。石雕木構的牌坊靜靜矗立,曲尺形甬道深處,沉重的木門“咿呀”開啟,仿佛回望這座500多年宅院鐘鳴鼎食的過往。眾多進士舉人,世代簪纓,夯實了東陽“教育之鄉”的基石,也構筑起以肅雍堂為核心的龐大建筑群。形制豐富的斗拱、花團錦簇的木雕、勾心斗角的梁架……“木雕+建筑”的獨門技藝,讓盧宅傳統營造技藝與東陽木雕、東陽竹編在國家級非遺名錄中“三足鼎立”,講述著“東陽幫”精工善藝的匠心。

  逛完佔地500余畝的盧宅,非遺街區美食香氣正濃。上盧餛飩、千祥羊肉、東陽土雞煲、南馬肉餅、東陽沃面、索粉、索面、東陽“龍蛋”……一道道非遺美食,以醇濃質朴的風味,傳遞著東陽人憨厚熱情的待客之道。制作過程令人眼花繚亂,入口卻是接連不斷的驚喜。尋常的米面雞羊,何以成為調和眾口的風味?是水土滋養,更是廚藝與匠心的世代傳承。

  午后,最適合走進中國木雕博物館。走過“世界木雕之都”門額下的木構牌坊,展廳內珍品琳琅滿目:現代大型建筑的全屋裝飾、傳統世家大族的廳堂內景、舊時十裡紅妝的璀璨場景,以及世界各地的代表性木雕匯聚成藝術長廊。一尊高不及尺的五代木雕羅漢像,以穿越千年的微笑,輕漾著東陽木雕的舊時芳華,讓人沉醉於小城1800多年的歷史中。

  暮色初啟,另一場狂歡才剛剛開始。橫店影視城多座實景拍攝基地“越夜越妖嬈”。步入景區,無數經典影視劇中的人物與你熱情互動,讓人瞬間“入戲”,還能拍攝一部屬於自己的微短劇。每一幕穿越場景亦真亦幻,直至燈火闌珊,沉沉睡去。醒來發現,酒店房間竟是影視劇場景,不禁恍惚:昨夜一切,莫非南柯一夢?

  夢醒。山水再次浮現眼前。厚重的肌理,輕盈的身姿,無處不在的非遺化作舌尖的風味和指尖的技藝,讓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通向不期而遇的美好。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04日 08 版)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