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共建“一帶一路”機遇
紹興柯橋打開外貿“穩拓”新通途
10月10日,蕭甬鐵路錢清貨運站,一列載有10個標箱的列車發車,將沿著鐵路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奔向烏茲別克斯坦。這是8月剛投運的“柯新亞”(柯橋—新疆—中亞)跨境專線,最快13天到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18天到達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
作為繼中歐班列“柯橋號”后,又一條紹興柯橋外貿企業出口“一帶一路”市場的快速通道,目前,“柯新亞”跨境專線正在持續整合鐵路、公路等資源,優化服務方式。“除了‘鐵鐵聯運’,我們還在拓展‘鐵公聯運’‘公公聯運’等多式聯運方式,著力破解以往跨境物流時效慢、成本高、不穩定的痛點。”浙江中國輕紡城集團有關負責人說。
在高效物流的加持下,今年,柯橋區出口“一帶一路”貿易展現強勁韌性。數據顯示,1—8月,柯橋區外貿出口額1160.94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出口953.54億元,同比增長6.81%,佔總出口額八成以上。
有著“國際紡都”之稱的柯橋,年紡織品出口額超千億元,貿易覆蓋206個國家和地區。面對國際市場需求不足、競爭加劇等風險挑戰,柯橋外貿企業緊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遇,在鞏固歐盟、南美、東盟等既有市場優勢的同時,拓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對口貿易,穩訂單,拓市場,培育外貿發展新增長極。
如何融入更廣闊的市場?提升紡織外貿競爭力是關鍵。柯橋區積極優化紡織企業出海服務舉措,搭建國際營銷網絡,拓寬國際物流通道,助力柯橋面料加速走向全球。“除了開行‘柯新亞’專列,今年還陸續主辦了2025‘走進柯橋’紡織產業對接會亞美尼亞專場、中亞紡織面輔料展等展會、對接會,組織企業參加國際面料展,規劃在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建設公共海外倉,通過‘展會+對接會+海外倉’的組合拳,切實幫助外貿企業走出去。”柯橋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9月份,紹興一家紡織品公司帶著百余款2026春夏新款面料,連續在法國、孟加拉國及上海參加了3個紡織面料展會。“開拓了不少新客戶,其中不少都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公司董事長羅海明說,公司每年都要參加10余個國際面料展,通過展會展示新品、開拓客戶。
依托強大的面料研發能力,該公司已成為眾多國際知名服裝企業的供應商,海外市場遍布歐美、東南亞、南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眼下,公司正加速開拓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目前已在孟加拉國成立辦事處,與非洲企業達成合作。今年1—8月,企業累計出口超3.5億元,同比增長3.58%。
“越來越多的柯橋外貿企業持續擴大‘一帶一路’新興市場業務,比如在緬甸、土耳其建立海外倉,在肯尼亞注冊商標,設立東非區域設計研發中心等,加速提升產品在多元市場的滲透率。”柯橋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