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再“開業”

市場,是義烏的根,也是義烏的魂。40多年來,義烏市場從最早的露天小攤、馬路市場,一步步“長大”,成為如今聞名全球的“世界超市”。
10月14日,浙江義烏第六代市場核心項目——全球數貿中心開業,吸引了全球各地顧客採購。
第六代市場有何特點?義烏的“地球人生意”如何升級?人民網浙江頻道走進義烏全球數貿中心(義烏“六區”)一探究竟。
“新攤主”的AI“生意經”
點點鼠標,選中材質、顏色,一鍵生成。系統顯示,3天后就能收到貨。在位於新市場珠寶首飾區的一家名為“糖唐堂”的手串店裡,一台電腦立於店鋪中央,顧客們正排著隊等待體驗AI手串制作。
孫鑰是“糖唐堂”主理人黃子軒邀請來參加新店開業慶典的老客,她表示,新店的商品非常精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最吸引我的是合香珠手串,搭配了多種藥材、寶石等材質,散發著淡淡幽香。”
“這款手串可不簡單,都是AI設計的。”2023年,黃子軒與合伙人創建了智藝AI設計平台。“以飾品為例,客戶下單前通常需要經歷提需求、設計、打樣的多次循環,前置成本高。通過引入AI技術,AI效果圖可以代替實樣供客戶確認,縮短一半以上時間,降低損耗30%左右。”
黃子軒展示AI生成的手串圖片。人民網記者 王麗瑋攝
“在網上賣爆了的商品,才放到線下展示。”這幾年,黃子軒不僅通過AI發現了新的商機,更是告別了傳統“守著攤位等客上門”的生意模式。
“我們會把AI設計的樣品直接放在社交平台上,測試預售情況,根據客戶留言進行批量生產。”如果說以前是憑感覺備貨,那麼如今黃子軒可以借助AI,按數據生產銷售,有效化解傳統供應鏈中存在的庫存積壓與前置成本高昂的難題。
黃子軒介紹,10月中旬,平台的智能供應鏈板塊將上線。設計師完成產品設計后,平台將自動為其匹配生產廠家並報價,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義烏全球貿易中心內的數字貿易服務中心。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在義烏,用AI做生意早已不是稀奇事。用AI數字人代替真人直播帶貨、用AI參與產品設計、用AI制作宣傳視頻並投放海外站拓客……在義烏全球數貿中心,3700余戶“新攤主”不僅懂AI、會用AI,還研發、銷售AI產品。
入駐新市場的騰訊與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數據有限公司合作,研發了“AI導航導購”應用,實現商位精准導航、商品搜索、商位查詢、識圖識貨等功能,提升客商的採購體驗﹔群核科技則帶來了酷家樂棚拍產品以及5000多個精美虛擬棚,讓用戶徹底告別白底圖、低像素、單調構圖等問題。
“全球數貿中心致力於顛覆傳統賣貨模式,將借助數字大腦、小商品垂直領域AI大模型等,全面推進‘人、貨、場、鏈’四個核心要素升級,構建以AI技術為賦能工具、以數字貿易為支撐的全新未來市場。”義烏全球數貿中心副總經理朱幸平表示。
品牌店的“自我修養”
相較於義烏第五代市場——義烏國際商貿城的7.5萬個商鋪而言,新市場的商位數佔比不足5%。新增店鋪數較少,貿易增量何處尋?答案就藏在品牌裡。
“這是硬紙板材質可回收的,那是折疊便攜的,還有抗壓耐彎折的……”見到“麗挺衣架”創始人黃洪鳴時,他正在給顧客介紹自家產品。自2004年注冊品牌后,黃洪鳴深耕產品研發,目前已推出了2000余個品種。
此次,黃洪鳴在數貿中心盤下2個店鋪,“我們已砸下2萬多元的設計費進行裝修,希望借助數貿中心平台,把品牌打得更響。”
黃洪鳴展示自主設計的折疊衣架。人民網記者 王麗瑋攝
扎根義烏17年的盧紀敏,做的是戶外用品。“2008年開始做,那時候還沒有戶外的概念,做的是代工,成天的卷價格。”2010年,盧紀敏有了自主品牌,產品也從單一的吊床發展為各式各樣的露營裝備。
“老市場對戶外這個品類沒有劃分,日用百貨、體育用品這些區域都能看到戶外用品。我在二區的店鋪,左右兩邊都是賣衛浴的。”如今,入駐的新市場有了戶外的分區,盧紀敏多了一份歸屬感,“老店的商品原創、貼牌各一半,新店裡擺放的都是我們自己的牌子啦!”
在六區,自主品牌店處處可見。朱幸平介紹,在行業布局上,全球數貿中心秉持垂直布局思路,基於時尚消費、母嬰消費等特定場景,將關聯品類集中布局在某一經營區域,從而更好地滿足全球客商一站式採購需求。
據了解,目前,新市場一至三層的3000多間商位已布局5大類12個行業34個細分品類,店鋪朝精品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在義烏做了20多年雨傘生意的張吉英,在六區有了新店。店內,國風三折手開傘、長傘晴雨直杆傘、三折超輕超細輕量傘等精品傘具琳琅滿目。
張吉英的新店內,精品傘具琳琅滿目。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相較於二區的店鋪,新店更加明亮時尚,定位也更加高端。面積有60多平方米,客人來了不再擁擠,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打開一把雨傘細看。”張吉英指向店鋪醒目位置,“那是我們的品牌logo,放在正中間,品牌形象更加突出。”
不僅如此,張吉英還在六區邊的寫字樓租了800多平方的辦公區域。“設計、電商團隊都搬過去了,以后這個店鋪只是品牌展示的窗口,客戶如果想了解更多款式或者想要現場定制,我們會直接去寫字樓。”張吉英笑著說,“聽年輕人講,這個叫商業上樓。”
“創二代”的新打法
在六區逛上一圈,店鋪裡清一色的年輕面孔會告訴你,新老之間的“交接棒”正在此處靜默而鄭重地傳遞著。
“我的父母在義烏做了20多年的珠寶首飾生意,我是在市場裡長大的,算是耳濡目染吧。”1999年出生的“創二代”樓依洋如今已是JMJR珠寶總監,隨著新市場的開業,她成了“新掌櫃”。
樓依洋自小學習古箏,留學歸來后在義烏開了一間音樂工作室,做授課培訓。后來結婚懷孕,夫妻倆關了工作室,開始創業。
“當時聽說義烏要開新市場,我才和爸媽商量接班的事。”樓依洋表示,雖然自己學的是音樂專業,但並不沖突,“我從小練琴,這和看店一樣,都要耐得住性子。”
中標后,樓依洋一直琢磨著如何打下一片“新江山”。
“首先在門店陳列布局上,注重精品化。通過精挑細選,讓各地客商看到義烏好貨。”樓依洋說,“老市場更注重和批發商的對接,每天忙碌於理貨、鋪貨,到了新市場,店鋪更加小而精,我們也計劃線上線下相結合,短視頻拍攝、直播帶貨都可以嘗試。”
新市場開業,樓依洋正式接班。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如今,樓依洋每天都會佩戴自家首飾,她說,以前人們對珠寶的概念多是用於婚禮等特定場合,實際上,珠寶早已融入了日常,“通過我的穿搭分享,把珠寶這個小眾賽道推到大眾面前。”
眼下,義烏打造的文旅IP“義烏好好逛”正引領旅游消費新潮流,不少外國客商來到義烏后,也想買點小商品帶回家。然而,老市場的不少店鋪隻接受批發,樓依洋想做出改變:“我們之前也是不零售的,現在我想開啟‘批零兼營’的靈活銷售模式,讓更多客戶體驗‘進貨式’的快樂。”
隨著95后、00后客戶群涌入市場,樓依洋也做好了准備。“年輕人的審美都很有個性,我會有針對性地給他們推薦,並通過日常交互來增加客戶粘性。但我希望交流並不局限於生意,我更想和他們成為朋友。”
從“旁觀者”到“掌舵者”,義烏新市場已成為“創二代”大顯身手的地方:經營個性化飾品的“廠二代”曹凡玥將全球數貿中心的鋪位作為她自創品牌維歐詩的新起點﹔未卡克拉拉主理人滕露萍在跨境直播間將原創潮玩推向全球﹔“小飛魚”玩具少東家老板吳飛洋打算在新店鋪裡設置解壓玩具體驗區、網紅打卡點……
00后“創二代”吳飛洋展示爆款商品。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朱幸平說,在義烏全球數貿中心,“創二代”已成為主力軍,他們正以年輕化視角、國際化思維,結合數字化工具,在數貿時代闖出新天地,為“世界超市”注入新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