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投入4000億元
杭州出台重磅舉措支持科技創新

打造更高水平創新活力之城,杭州再添硬核支撐。日前,杭州市政府正式印發《杭州市優化創新生態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30年全市科技創新投入將達4000億元,全社會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提升至4.5%,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方案》將於11月29日正式施行。
根據9月發布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杭州集群排名第13位,相比2024年上升1名,獲歷史最高排名。
創新活力之城的持續進位,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持續投入。《方案》構建了階梯式發展目標:到2027年,科技創新投入機制更加健全,力爭全市科技創新投入達3000億元,全社會R&D經費投入超1000億元、投入強度達4.2%。高效統籌建設高水平大學、打造高能級科創平台、實現高層次人才引育,高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科技創新投入合計超480億元﹔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路徑成熟定型,帶動企業科技創新投入達2300億元﹔科技創新投入牽動的創新環境持續優化。政府科技創新投入達500億元,投入效能不斷提升,形成良好創新生態。
資金重點投向何處?記者注意到,在優化政府科技創新投入結構上,杭州精准錨定了“四條賽道”,分別是科研平台、人才引育、概念驗証中心和中試平台、科技企業孵化器。未來,這四條賽道的投入力度將不斷加大,到2027年,力爭四條賽道科技創新投入佔政府科技創新投入比例達到60%。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方案》中,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建立梯度培育體系,目標每年培育“新雛鷹”企業100家,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60%。針對國企創新,將研發經費投入利潤加回比例提高至150%,確保市屬國企研發投入增幅高於全市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同時,規模超100億元的科技成果轉化直投基金正加速組建,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硬科技。
在產業布局上,新政將加快布局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類腦智能和合成生物等未來產業,助力杭州搶佔硬科技的前沿賽道。
此外,《方案》針對提升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科技創新投入水平作出相應規定,支持浙江大學打造世界一流大學,支持西湖大學等新型研究型大學建設,積極籌辦錢塘大學。積極爭創國家實驗室基地,謀劃第三個大科學裝置。
杭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投入機制創新,杭州正通過政府主導、市場驅動以及生態支撐的創新模式,為破解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脫節、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等難題提供“杭州方案”,為杭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夯實基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