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有路徑 解紛有實效
紹興市構建“全生命周期”商事調解體系
外貿環境復雜多變,如何為企業提供高效、專業、可信的糾紛解決方案?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浙江省商事調解工作現場推進會上獲悉,紹興市以專業化、市場化、數智化為抓手,構建高效便民的“全生命周期”商事調解服務體系,實現“調解有路徑、解紛有實效”,相關經驗和做法受到各方肯定。
商事調解需多方協同才行。紹興市積極建設規范有序、承接有力的商事調解組織體系,筑牢調解根基。如柯橋區成立“柯以調調解中心”,整合律師、外籍調解員、行業協會等力量,形成“平台+隊伍+機制”運行模式﹔越城區打造“會會通”品牌,推動調解中心進駐綜治中心與基層法庭,讓商事調解從“可有可無”變為企業解紛“優先選項”。目前,紹興市已建立商事調解組織9家,累計成功調解1361起案件,涉案金額超3000萬元,織就了一張覆蓋廣、響應快的商事調解網絡。
平衡商事調解的公益屬性與市場活力,需要一套完善的商事調解運行機制。紹興諸暨市探索“公益+市場”雙軌路徑,依托“浙裡調解”平台分流案件,民生糾紛走公益免費通道,商事案件引入市場化服務機制,實行“調解成功收費、司法確認免費”模式,既保障調解機構可持續運營,又切實減輕企業解紛成本。越城區組建由資深律師、行業專家組成的調解隊伍,設立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快速通道,讓調解結果“說了管用”,顯著提升企業對調解機制的信任度。
數智化是商事調解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紹興市各地持續研發商事調解線上平台,如諸暨市實現糾紛全流程線上化﹔越城區通過調解數據上鏈與智能分析,積極推動商事調解從“單一解紛功能”向“全鏈條解紛生態”轉型。
此外,紹興市還積極延伸服務觸角,推動商事調解從“事后調處”向“事前預防”延伸。如柯橋區定期組織企業座談等方式,為紡織、印染等產業發布糾紛風險報告和高頻案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