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電信未來工廠推廣中心:
助力浙江打造全球智能制造踐行地
“十四五”收官之際,“新質生產力”浪潮奔涌。作為制造大省與數字強省,浙江正以新型工業化為引擎,推動產業結構向“高”攀升、向“新”進軍、向“綠”轉型。在此進程中,“未來工廠”作為智能制造的高級形態與重要標杆,正成為浙江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深度轉型的核心載體。
未來工廠推廣中心的籌建源自“十四五”規劃對智能制造的前瞻性布局,該中心在浙江省經信廳、余杭區政府的指導下,由浙江省技術創新服務中心、余杭區經信局及浙江電信聯合建設,並於2025年1月在浙江電信創新園正式啟用。截至目前,該中心已累計接待政府考察、企業參觀超4000人次,成為觀察浙江“智”造升級的重要窗口。
“未來工廠推廣中心不僅是一個展示平台,更是連接政府、企業、服務商的產業生態樞紐。”中國電信浙江公司政企部企業拓展中心總經理盧洪亮介紹。該中心依托浙江省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台,構建了“1+2+3+X”服務體系,即推出1個“智造薈”智能制造服務應用,以構建智能制造全覆蓋服務網和未來工廠全周期服務鏈兩大目標為導向,服務企業、政府、供應商3類主體,打造企業智改數轉“需求池”、解決方案“供給池”、智能制造人才“智力庫”、供需對接“服務橋”。
截至目前,未來工廠推廣中心在全省已培育認定未來工廠、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超百家,建立了汽車及零部件、紡織服裝、石油化工、現代家具與智能家電、電子信息等五大行業企業共同體,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數千家企業協同轉型。
效率提升
從人控到智控
在浙江,數字化轉型正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率和效益。
在浙江創城汽車零部件公司的數字化車間裡,MES系統(制造執行系統)大屏實時顯示每個工位的生產狀態,從原材料入庫到成品出庫的全流程數據一目了然。數智中心經理華振捷指著一排正在自動檢測的減震器說:“通過浙江電信提供的工業級網絡改造,我們實現了設備數據的實時採集與預警,良品率從99.3%提升至99.7%,這0.4個百分點的提升看似不大,卻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中為我們贏得了一線主機廠的重要訂單。”
此外,創城汽車通過ERP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系統)與客戶實現對接,訂單交付周期從50天縮短到40天。華振捷補充道:“我們還減少了車間工作人員,但整體產能反而提升了20%,這就是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效益。”
在義烏蘇溪鎮,浙江真愛毯業科技有限公司面對人力成本壓力,曾考慮外遷東南亞,最終選擇技術升維破解難題。“在浙江電信的5G+工業PON‘雙千兆’網絡支撐下,我們建立了5個自動化立體倉庫,接入1000多個終端設備。”智能制造部主任潘浩說。
這套數字基座的韌性很快得到驗証:新工廠投用不久,外部施工不慎挖斷了一根主干網線,但生產線分秒未停。通過全廠物流自動化改造,過去1人只能看管3台機器,如今可看管12台機器,產品不良品率降低74%以上,年產能從2.5萬噸增長到4.5萬噸。
模式創新
從大規模到個性化
用數據打通產銷鏈路,以柔性響應市場需求,浙江制造正從標准化走向個性化。
在浙江華威家居集團的展示中心,信息與智能制造中心負責人魏博士演示了“所見即所得”客戶交互系統。隨著他的操作,屏幕上呈現出不同入戶門的三維立體模型,客戶可以自主選擇門的款式、顏色和紋理,系統實時渲染出逼真的效果圖。
“一扇定制門涉及200多個參數。”魏博士解釋,“過去,從下單到交付要45天時間,現在我們通過與浙江電信合作構建以訂單為主線的多系統協同平台,將工期縮短到30天。”在這個平台的支撐下,CPQ系統處理客戶個性化報價,訂單在雲平台被自動分解,驅動后端柔性生產。在車間裡,各條產線的數據通過電信5G定制網和系統平台進行實時數據交互,確保企業各項生產管理業務高效開展。
價值躍升
從產品制造到安全服務
未來工廠的價值,正在從提升企業效益向保障城市安全延伸,推動制造企業實現服務化轉型。
在金卡智能集團數字展廳,數字燃氣全域綜合管控平台的巨大電子屏上實時跳動著全省數百萬用戶的用氣數據,這個“燃氣產業大腦”仿佛讓城市的“呼吸”變得清晰可見。
集團高級副總裁仇梁介紹:“我們的未來工廠不僅實現了生產效率提升30%、產品合格率超99%,更重要的是,通過與浙江電信共同打造的5G雲網技術體系,構建起覆蓋家庭、社區、城市的智慧燃氣系統,不斷筑牢城市安全運行的數字底座。”
他特別提到了在杭州亞運會期間的保障工作:“通過‘燃氣產業大腦’,我們能夠對城市燃氣管網進行實時監測和智能調度,實現了亞運會期間零安全事故。我們期待以科技力量守護城市能源命脈,致力於成為韌性城市安全生命線的共建伙伴,而未來工廠正是核心之一。”
在嘉興煜邦電力的生產基地,副總工程師曾東演示了“煜巢”無人機自動巡檢系統。這個看似普通的機庫,內藏玄機:通過電信5G網絡,無人機能夠自主起降、智能巡檢,實現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對輸電線路的精准排查。“不久前的一次台風天氣中,多架無人機按計劃升空執行巡檢任務,發現並定位了一處被廣告布纏繞的導線隱患,指揮中心迅速派單消缺,效率比人工提升70%以上。”曾東說。
“我們不僅生產智能電表,更通過無人機巡檢系統守護著電網的安全運行。”曾東補充道。
綠色轉型
高耗能產業煥新生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以技術創新驅動能效革命,浙江傳統產業正重塑綠色競爭力,寧波鋼鐵等企業交出了亮眼答卷。
在寧波鋼鐵有限公司,以往鋼花四濺、人工作業的高危場景,正被一個個“無人化”應用所替代。“通過規模化應用浙江電信支撐的‘5G+AI廢鋼智能判級’系統,我們實現了中混廢鋼91.5%、重混廢鋼94.36%的判級精度,從源頭保障了煉鋼質量。”寧鋼運營改善部部長郝於平介紹。
這些智能化改造推動寧鋼生產效率提升22%,管理效能提高18%,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6.4%。更令人驚喜的是,傳統鋼廠已升級為國家AAA級工業旅游景區,廠區生態公園中黑天鵝悠然游弋,生動詮釋著未來工廠不僅是效率提升,更是一場綠色轉型。
在溫州瑞浦蘭鈞鋰電池未來工廠,CIO蔡甫佳展示了一個數字驅動的綠色制造樣本:“通過浙江電信的5G網絡,我們實現了全流程數據採集與智能控制,使能源利用率提高56%,產品不良品率降低23.52%。”作為鋰離子電池鏈主型未來工廠,瑞浦蘭鈞打通了採購、研發、制造、營銷、運維全價值鏈各環節。通過統一數據平台,客戶、供應商信息准確率提高至98%,各產品線原材料短缺率由32%降至7%,實現了產業鏈的協同升級。
“未來工廠建設正在從單點突破向體系化推進轉變,我們從為企業建設一張高質量的5G網絡起步,但遠不止於此。”盧洪亮總結道,“真正的價值,在於讓網絡承載數據,讓數據驅動流程,最終幫助企業在生產方式、商業模式甚至產業生態上實現重構。”
據浙江省技創中心數據,目前未來工廠推廣中心入庫培育企業近3000家,且以每年近600家的速度增長。浙江電信搭建的行業工業互聯網平台,已成功將單個企業的年接入成本控制在2萬元以內,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普惠的數字化路徑。
在“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開啟的關鍵時點,從真愛毯業的智能織造到金卡智能的城市安全服務,從瑞浦蘭鈞的綠色電池到寧波鋼鐵的智慧冶煉,“未來工廠”正以創新為墨、以實干為筆,書寫著浙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這些生動的實踐,不僅展現了數智賦能產業的無限可能,更凸顯了浙江電信在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作為,為全國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了寶貴的“浙江經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