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院士專家齊聚溫州樂清 為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深度把脈”

陳青、孔麗琴
2025年10月30日10:50 | 來源:樂清市融媒體中心
小字號

  10月28日,國際基因組學和生物工程大會暨雁蕩山鐵皮石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討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來自美國、英國、丹麥等國的知名科學家等齊聚溫州樂清“華山論劍”,分享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的最新進展,對雁蕩山鐵皮石斛進行了一次“全景掃描”與“深度把脈”,為產業發展提供科學、權威的決策參考。

  匯聚全球智慧 共探生命科學前沿

  今年是中國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第26周年。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自2006年第一次在杭州舉辦以來,一直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主旨,發揚人類基因組計劃“共有、共為、共享”的精神,倡導學術自由、激發創新精神、促進生命科學領域合作,見証了基因組學技術從科研走向產業的全過程,成為連接全球科學力量的重要橋梁。

  10月23日,第二十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20)在杭州開幕,聚焦雁蕩山鐵皮石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舉辦ICG-20分會,對樂清而言意義非凡。

大會現場。劉言勇攝

大會現場。劉言勇攝

  在生命健康領域,樂清持續推進多項生命科學成果(尤其是診斷技術)落地,樂清市人民醫院與華大基因合作啟動“無創產前基因篩查”項目工作,通過華大基因檢測技術,幫助孕婦在產前發現胎兒可能存在的遺傳疾病或出生缺陷,以便及時採取干預措施。2020年啟動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民生工作,結直腸癌篩查“樂清模式”已成全省典型。

  在主旨報告環節,嘉賓們圍繞“人工智能+生命組學、生物工程相關產業”“醫藥、醫療和醫美等產業”“地方性生物資源的開發和雁蕩山鐵皮石斛綜合利用”“教育體系與人才培養,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4大主題,分享了對“人類基因組學的未來”“組學與健康”的見解。

  此次大會有多名樂清籍專家、學者參加,分別帶來前沿學術觀點。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主任醫師、副教授謝雪微分享隊列研究的建設及腦血管病領域中的應用前景,強調了多基因組學技術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葉龍武帶來了基於炔烴轉化的雜環合成方法學研究新進展﹔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注射美容中心科室負責人、北京協和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胡金天介紹了從基因組學到再生醫學的科研之路﹔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兼教授楊劍解讀了從遺傳關聯到人類復雜性狀的基因和空間細胞環境方面的研究。

  “這是一次生命科學領域的‘頭腦風暴’,特別是謝教授帶來的心腦血管疾病相關課題研究結果,拉近了技術研究與臨床實踐的距離,讓我們看到了基因組學發展的無限可能。”當天參會的隨隊保健醫師、樂清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虞旭東說。

  科技嫁接產業 打造石斛發展新引擎

  在科學家們的推動下,農業早已突破“面朝黃土”的傳統印象,成為融合基因編輯、組學分析等前沿技術的創新領域。此次國際基因組學與生物工程大會,將尖端科學與雁蕩山鐵皮石斛這一地方特色產業緊密嫁接,為樂清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了新的引擎。

  作為此次大會的重頭戲之一,在授牌儀式環節,樂清市人民政府聘請楊煥明院士為“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首席顧問”,聘請鄭曉靜院士為“樂清市決策咨詢委員會特約委員”。會上還簽訂了一批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與樂清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溫州眼視光國際創新中心與浙江鐵楓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

學子們“追星”。曾盼攝

學子們“追星”。曾盼攝

  “國家眼視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眼谷理事長瞿佳在視覺健康研究領域享有崇高的學術地位,鐵皮石斛又有明目的功效。未來可以借助基因組學、細胞學等現代科技手段,深度解析鐵皮石斛的功效成分和作用機制,賦予傳統中藥材鐵皮石斛新的科學內涵。”鐵楓堂董事長宋仙水說。

  堅實的產業基礎是科技賦能的土壤。樂清人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條件下,將鐵皮石斛發展為全產業鏈總產值超60億元、擁有14張國家級金名片的“黃金產業”,現有1.3萬畝種植基地,帶動5萬余農戶增收,已開發出飲料、藥酒、點心、藥膳等300多種產品。其鮮條與楓斗產量分別佔全國30%和80%。

  “現在樂清全市共有10家組培育苗基地,可年產優質鐵皮石斛組培苗6億多株,組培繁育細分領域年產值近億元,佔全國種苗供應的40%以上。”樂清市鐵皮石斛產業協會秘書長項近森說。

  一直以來,樂清市高度重視雁蕩山鐵皮石斛種“芯”技術。近五年來,樂清聯合浙江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等開展的雁蕩山鐵皮石斛品種選育項目已成功培育“雁斛”1、3號,與“鐵楓”1、2號四大品種“芯片”,有力夯實了雁蕩山鐵皮石斛正源地工作基礎。目前樂清市鐵皮石斛省級種質資源庫,852份種質資源被精准保存。2024年8月,樂清市農業農村局聯合浙江理工大學成立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研究院,圍繞品種選育、質量分級、成果轉化等展開系統合作。隨著基因組學與生物工程的持續賦能,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

  深化應用場景 構建大健康產業新生態

  自2023年鐵皮石斛被列入“食藥物質”目錄以來,樂清加快推動這株“仙草”從藥食兩用向美麗產業延伸。當地企業不僅推出鐵皮石斛凍干茶、壓片糖果等新型食品,更基於其在皮膚護理與排毒養顏方面的傳統功效,成功研發石斛香皂、面膜等一系列日化護膚產品,實現從“舌尖”到“肌膚”的全面跨界。

  這一產業動向也引起了醫學界專家的關注。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注射美容中心負責人、北京協和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胡金天為家鄉農業龍頭產業的多元發展點贊,並指出,目前鐵皮石斛在涂抹式護膚品中已有很好應用,未來可以打破技術壁壘,依托前沿生物技術對鐵皮石斛有效成分進行篩選,提取其外泌體,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探索其在注射導入等更深層醫美領域的應用潛力。

  他的建議為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在政策與科技的雙重推動下,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正逐步構建起涵蓋食品、護膚、健康與潛在醫美應用的綜合產業體系。隨著像胡金天這樣的專業聲音不斷加入,這株千年仙草的現代轉型之路,正越走越寬。

  會上求真知,會后促實干。企業家們不僅在場內潛心學習,更將專家直接請進生產車間與實驗室,面對面請教,點對點破題。

  石斛種苗培育,有許多鮮為人知卻至關重要的訣竅,從選種開始,每瓶苗的溫度、環境、接入的時間、操作手法,每個環節都會影響種苗品質。大會期間,清華大學專家團隊到訪浙江豐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該企業負責人陳曉玲分享了關於鐵皮石斛的系列專業知識。“專家的傳授簡直顛覆了我對石斛的認知。他們從生命基因的角度、用大量的研究數據解釋了石斛的生長原理,對今后新產品的開發與研究指明了方向,為鐵皮石斛的三產融合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該公司負責人陳曉玲說。

  從一味草藥到多元產品,從種質資源到基因解析,從傳統滋補到美麗經濟,雁蕩山鐵皮石斛的現代轉型之路,正因科技的注入與人才的回歸,越走越穩,越走越寬。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