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提速服務增效賦能工業投資攀高
寧波前灣新區八成以上新招引供地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
秋意正濃,建設正酣。11月4日,記者來到寧波前灣新區十二塘工業區塊。在一家公司年產30萬噸金屬結構件項目建設現場,工作人員正加緊進行土地平整,為后續樁基施工做好准備。
“開工時間較合同約定提速超一半。”企業相關負責人羅平難掩激動。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佔地406畝,投產后將專注於金屬結構件及綠色建筑圍護系統生產。據悉,這也是今年以來寧波前灣新區總投資額最大、總用地面積最多的“拿地即開工”項目。
在寧波,“拿地即開工”是指企業在取得土地使用權后,能夠立即開展項目建設,實現從拿地到開工的快速銜接,縮短項目落地時間。這一模式通過政府部門優化審批流程、提前介入服務等方式來實現。
從土地“落槌”到塔吊“起臂”,縮短的是審批時間,拉長的是發展藍圖。今年以來,寧波前灣新區17個新招引供地項目辦出施工許可証,其中14個實現“拿地即開工”,佔比達82.4%﹔“拿地即開工”項目平均審批用時13天,審批材料精簡40%以上,審批時間壓縮80%以上。
提速、精簡、壓縮等熱詞的背后,是一場多部門協同推進的“接力賽”。“通過流程整合、並聯審批、容缺受理、幫辦代辦等‘組合拳’,各職能部門協同解決項目開工前遇到的各類問題,做好‘一對一’全程跟蹤指導服務,幫助企業實現‘拿地即開工’的無縫銜接。”寧波前灣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於軍說。
以總投資3.2億元的寧波某企業年產100萬套電池包箱體項目為例,該項目僅用11天便取得施工許可証,創下前灣新區審批速度新紀錄。但項目正式施工前,需要辦理臨時用電申請,按照流程需花費數天,影響建設進程。
“沒想到前灣新區投資合作局聯動十二塘區塊項目服務中心和供電部門,特地為我們租來了發電車。”企業負責人蔣新征對此念念不忘。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樁基施工,建成達產后年產值約5億元。
審批提速、服務增效,賦能工業投資攀高。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寧波前灣新區完成工業投資109.5億元,佔投資總額的比重達49.3%。其中,制造業投資佔投資總額比重提升至42.8%。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我們將持續深化產業項目‘拿地即開工’改革,四季度確保10多個億元以上項目盡快開工,形成實物投資量。同時,力爭長三角汽車科創基地等重大項目進一步擴大投資放量。”寧波前灣新區管委會負責人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