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嘗鮮“AI+”生活
中國移動“硅碳融合”讓科幻照進現實
AI助手通過“一句話指令”幫你做旅游攻略、飲品訂購、攻略分享﹔全息數字人穿越時空,娓娓道來古鎮的千年巨變﹔四足機器狗可以馱菜籃、玩具,和老人、小朋友談天說地……11月6日,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開幕。當“烏鎮時間”再度開啟,人工智能已深化為滲透千行百業的“基礎生產力”。

移動展台的AI機器人。受訪者供圖
在中國移動展區,全面升級的“AI+”行動計劃與“碳硅融合”創新實踐,正生動演繹著一幅萬物智聯、數實共生的未來社會圖景。“面向‘十五五’我們以‘AI+’為戰略著力點,強化AI‘供給者、匯聚者、運營者’的角色,讓算力像電力一樣普惠,創造出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中國移動浙江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正通過全面推動數智設施、技術、應用、安全與合作五大升級,釋放AI的規模效應,培育新質生產力。
6G全國已建成12個基站,AI+能力升級催生未來數智革命
在人流如織的各大場館,在曲折蜿蜒的古老街巷,穩定、極速的網絡連接成為一切數字交互的基石。目前中國移動浙江公司在烏鎮核心區域完成了5G-A網絡的深度覆蓋,單用戶下行峰值速率已突破3Gbps。
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核心區域,一張無形卻堅實的“低空天網”已然織就。基於5G-A、Remote ID、ADS-B等技術搭建的多模態融合組網以及近百種低空AI算法,為低空空域安全提供穩定可靠的智能守護。

6G未來網絡展區。受訪者供圖
這些充滿未來感的場景,正是由中國移動持續構建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提供的支撐。
記者在中國移動展區了解到,當前,中國移動正全面推動數智設施升級,強化AI+能力供給。在網絡演進方面,推進5G-A與6G新技術,打造智慧光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雙千兆”網絡,5G-A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城市,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400G全光省際骨干網絡,建成1—5—20ms三級時延圈,有效滿足AI時代廣連接、強交互、高算力需求﹔在算力網絡方面,推動雲和AI深度融合的“雲智算”升級,實現“東數西算”八大樞紐節點AI算力全覆蓋,建成14個智算中心節點,算力規模高達41FLOPS。
在展區內,6G作為新一代移動信息網絡,受到了現場參展嘉賓的重點關注。據工作人員介紹,6G的速率更快,從5G的Gbps級躍升至100—200Gbps。時延降至1毫秒,可以進一步滿足遠程手術、精密工業操控等極致實時需求。連接更廣,每平方米連接設備數可達10—100個,實現萬物智聯。這些性能將支撐通感一體、空天一體、通智一體等創新應用的突破,催生一系列革命性應用場景,比如,全息通信可將讓千裡之外的會議如同面對面交流般真實自然﹔星地互聯則通過空天地一體化網絡,消除數字鴻溝,為偏遠地區、海洋和空中提供無縫連接服務。
“作為國家6G研發的鏈長企業,中國移動體系化推進6G技術攻關,在原創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目前全國已建成6G實驗站點12個,在浙江,我們也實戰探索6G端到端試驗能力,共同推動中國乃至全球產業鏈繁榮發展。”工作人員表示。
九天模型落地1400個場景應用,AI賦能觸手可及
在互聯網之光的中國移動展區,九天通專大模型體系、九天煥新平台、Agent+一體機等展項備受關注。“通過這些平台,AI技術轉化就能變成‘即取即用’的服務,大幅降低AI使用門檻,可以大幅助力各行各業通過AI轉型能擁抱智能變革。”展區工作人員介紹道。
據介紹,由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九天大模型”是首個通過國家網信辦雙備案的央企大模型,入選2024“央企十大國之重器”。九天“1+N”通專大模型體系,以九天基礎大模型及生產平台為通用基座,打造了50余個重點領域的行業專用大模型,覆蓋信息通信、新型工業化、能源化工、農業、醫療等領域,是一個懂行業、會做事的“AI幫手”。目前,該模型累計落地超1400個AI+DICT項目,有力支撐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展區一覽。受訪者供圖
九天煥新平台是聚合央企合力和產業鏈力量共同打造的服務全社會的AI開源開放創新平台,匯聚了500多個通用與行業大模型、200多個高質量數據集和超2000卡的國產算力,並涵蓋13大類超200個高質量行業數據集,為AI開發者提供了從資訊、資源到工具鏈的AI開發全要素,為相關領域模型的研發與部署提供一站式服務,成為培育AI創新的沃土。
Agent+一體機解決方案是中國移動打造的覆蓋千行百業的智能體矩陣,它覆蓋政務辦公、審計、紀檢、安全監控、低空治理、醫療、教育、數據安全等多個領域,目前已沉澱60多個高質量數據集,落地3萬多個智能體應用,匯聚18萬多名AI開發者。
工作人員舉例道,比如在安監領域,AI賦能讓監控更“聰明”,在廠區安防、生態監測、園區防控等多場景下,能夠精准檢測污水異常、煙火隱患等關鍵目標,並自動識別隱患問題並實現實時預警﹔在醫療領域,“九天醫療一體機”將AI融入導診、問診、報告解讀等核心場景,還能深度對接醫院HIS系統,實現病歷質控、風險評估等智能化應用,目前已在衢州、杭州等10余家醫院落地,為醫療智能化筑牢根基﹔在教育領域,通過AI技術精准研判學情,並定制個性化學習路徑,可以實現智能輔導與錯題解析等功能,目前已服務40個以上的地市,覆蓋學校超600所,觸達受眾用戶超8萬人次。
機器人遞來一杯咖啡,“碳硅融合”融入生產生活
在展區現場,由中國移動研發的輪臂機器人正在進行飲料抓取的任務的演示,嘉賓隨機指向一個飲料,機器人即刻執行抓取遞送動作,並主動將物體遞送到用戶面前懸停,等待交接。當人們想拿取物體時,它更能主動識別對方的手勢,實現安全、無縫的傳遞。
“我們通過研發的‘靈韜’VLA大模型,打造了機器人高精度高標准的‘指物抓取’功能,並通過研發的VLA-RAIL實時異步推理系統,使得動作的平滑度、速度、准確度均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表示。
同時,一款能“陪聊、陪玩、陪跑”的家庭硅基萌寵機器狗,深受年輕人的喜愛。“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首款四足機器人,不僅能陪你跑步運動、為你提供海量情緒價值,更是孩子們探索世界的AI伙伴。比如,它能實時識別萬物,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它還會用獨特的‘狗狗視角’記錄所見所聞,自動生成趣味Vlog,為生活帶來多樣樂趣。”工作人員表示。
在現場,中國移動以一場“AI+”全景展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給人們帶來全新的體驗,描繪了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入生產、治理與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智能時代的美好圖景變得觸手可及。

機器人表演。受訪者供圖
在生產制造領域,中國移動推動“三大融合”,通過能量信息、虛擬現實、硅基碳基的深度融合,讓工業生產煥發新活力。
在寧波一家企業的“雲上工廠”,數字孿生技術構建了與物理產線完全對應的虛擬工廠,解決了傳統管理模式下產線布局不合理、設備產能利用率低、計劃准確性差等問題,使企業人均產值提升20%、質量投訴降低20%以上,年平均節約成本200萬。在金華某電廠,迎賓導覽、智慧配送、廠區巡檢等具身機器人解決了廠區面積大、距離遠帶來的管理難題,員工取送物品時間節省80%,巡檢效率提升30%。
在治理領域,中國移動的AI技術正讓城市運行更智能、服務更精准。目前,中國移動聚焦人工智能技術與數字政府建設的深度融合,與13個省份攜手共創AI+數字政府。在杭州,基於“中移凌雲”平台打造的5G-A+多模態低空網絡,實現了對“黑飛”無人機的“起飛即發現、飛手可溯源”,為空域安全筑起智能防線。在麗水青田,中國移動通過管網泄漏仿真算法,打造集展示、監控、預警、處置於一體的“燃氣安全一網智防”應用,為青田縣主城區42公裡中壓燃氣管網提供系統化、智能化、數字化的智慧安全保障和服務體系。
杭州海關AI行政助手,目前已經服務了超過300名一線員工。其“杭關AI智能問答”功能,不僅能解答海關專屬場景的問題,還支持通用能力問答,綁定不同資料庫開展智能搜索並生成摘要,幫工作人員快速精准獲取信息﹔“海關筆杆子”功能,能快速生成公文初稿,讓公文撰寫效率直接提升30%。此外,它還支持30+小語種的及時翻譯,能上傳文件翻譯,甚至可以多語言進行多輪對話,完美解決了海關跨境政務溝通的語言障礙。
在生活領域,中國移動也用“AI+”點亮萬家燈火,移動愛寵、靈犀智能體、家庭機器人、AI新通話、AI合拍機……各種有趣的互動項目打造了有溫度的智能生活。“靈犀”智能體作為數智生活伙伴,已深度嵌入APP、智能終端和家庭大屏。它能根據用戶聲紋推薦個性化內容,在觀影時識別畫面中的演員信息,還能為家庭成員生成個性化健康管理計劃。大模型也能改變通話的方式——AI新通話,是中國移動基於AI推出的新一代智能通話產品,已上線AI通話、AI速記、AI彩話等特色功能,將“視覺+聽覺+即時操控”融合,為用戶提供穩定高清、可視交互、智能高效的全新通話體驗。
在安全領域,中國移動創新推出“中移羲和反詐數字人”,採用高保真數字人模型和語音克隆模型來生成逼真的數字人形象和語音,實現反詐智能問答、詐騙手法解析、反詐知識宣傳、一鍵報警聯動、涉詐APP檢測等功能,實現“看、聽、說、觸”一體化智能交互,實現全場景沉浸式宣傳教育與精准化防范治理。截至目前,已在北京、上海、雲南等多省營業廳部署上線,有效提升基層反詐質效。
如今,烏鎮的水鄉廊橋已與瞬息萬變的數字世界深度融合,在這場AI書寫的嶄新篇章中,中國移動正以堅實的算力網絡為基、領先的創新技術為核,在“AI+”的星辰大海中全速航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