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金改擴建金華段項目建設有了“AI助手”
近日,一款深度融合大模型技術的工程AI助手——“AI攻城獅”,在浙江交通集團甬金改擴建金華段項目正式投入使用。這一創新應用成功將前沿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工程建設深度融合,標志著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在智慧監管與數智化管控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在項目智慧安監平台,工作人員點擊交互窗口,即可與“AI攻城獅”展開對話。面對現場復雜的施工問題,以往需要攜帶大量圖紙、反復翻閱資料才能確認的技術細節,如今隻需通過語音或文字提問,便能獲得秒級響應與精准解答。“它就像一位形影不離的高級技術顧問。”項目管理人員表示,“AI攻城獅”不僅提升了管理和決策效率,更在應對綜合性技術難題時,提供強有力的專業支撐。
針對施工現場隱患復雜多樣,部分結構性安全問題隱蔽性強、危害性大,依靠人力難以全面精准識別的痛點,“AI攻城獅”配備了“隱患隨手拍”功能,讓監管更高效可靠。現場人員隻需拍攝上傳照片,AI即可自動識別潛在安全隱患,並即時生成整改工單,實現了從“發現—識別—整改—反饋”的全流程線上閉環管理。該系統與項目已有的無人機智能巡檢協同,構筑起“高空俯瞰+地面細查”的全方位、無死角智能監管體系。此外,該功能顯著降低了安全監督的專業門檻,激勵一線建設者共同參與風險防控,給工程質量安全增加了多道無形的保障。

甬金改擴建金華段。浙高建公司供圖
據悉,“AI攻城獅”的誕生,源於對工程管理中數據整合難、隱患識別滯后、決策支撐不足等痛難點的精准洞察。項目團隊以通用大模型為核心,創新採用“大模型統籌、小模型協同”的技術架構,整合視覺識別、圖紙解析、數據挖掘等多種專業工具,構建起一個集成的“智慧大腦”。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讓通用模型成為項目專屬“專家”的關鍵在於持續“投喂”項目的海量資料,經過持續訓練與優化,注入項目基因。這一進化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實現了基於自然語言的精准知識檢索,確保現場決策“有據可依”。搭建的結構化項目知識庫,也成為固化專家經驗、加速團隊人才培養的堅強陣地。“目前‘AI攻城獅’已初見成效,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迭代優化,並全線推廣。”甬金改擴建金華段指揮部副指揮陳魁對其應用前景充滿信心。
作為“大模型+工程建設”領域的一次成功探索,“AI攻城獅”不僅是甬金改擴建金華段項目在數智賦能管理上的又一重要成果,也為浙江交通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新范式,將智慧工地的藍圖,一步步變為生動的現實。
甬金改擴建金華段項目是浙江省“千項萬億”工程2025年重大建設項目之一,路線全長約69.74公裡,批復概算159.05億元,是串聯寧波舟山港與義烏國際陸港的黃金通道。截至目前,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3.36億元,總體形象進度達23.7%。(李航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