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農田超80萬畝
寧波2300多座灌溉工程完成更新升級
記者近日從寧波市水利局獲悉,“十四五”以來,寧波聚焦糧食安全,累計投入資金超1.1億元,完成2323座農業灌溉工程的更新升級,數量居全省首位。
在寧波的廣袤鄉村,遍布田間地頭的泵站機埠、堰壩水閘等“小農水”工程,如同毛細血管般為農業灌溉與糧食生產注入活力。針對設施老化、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自2021年起,寧波聚焦保障糧食安全,通過補齊設施短板、優化管理體系,系統推進泵站、電機等關鍵設備及附屬設施的更新升級,不斷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全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2020年的0.618提升至0.624,領跑全省﹔灌溉保障率穩定在90%以上,糧食主產區抗旱減災能力顯著增強﹔一系列工程惠及農田超80萬畝,受益農業人口近30萬。
在奉化區鬆岙鎮海沿村,鬆岙—6號泵站經過2024年全面升級,面貌一新。泵站配備了先進的混流泵等設備,防火防淹裝置、標識牌等一應俱全,服務周邊500畝農田。更重要的是,通過引入遠傳電子流量計和遠程視頻監控,用水管理實現了信息化、智慧化。
寧波還創新探索“農業灌溉+”模式,推動灌溉工程與生態、旅游融合。更新升級后的“小農水”工程,不僅服務生產,而且成為美麗鄉村的風景線和產業融合的新載體。
在鎮海區至源生態農場,灌溉機埠經過生態化改造,實現農田退水“零直排”,水質持續改善,還拓展了稻蝦共生、農事體驗等多元業態,使農場畝均產值增加2000元以上,生態與經濟綜合效益同步提升。
鄞州區城楊村1號泵站經過精心改造,既是灌溉附近300畝良田的“主力軍”,也是一座開放的鄉村文化驛站。泵站內,農業灌溉文化牆清晰勾勒出當地灌溉發展史,讓這座小泵站成為獨具特色的水文化窗口和網紅打卡地。
放眼甬新河畔,一座座披上新衣的泵站機埠與堰壩水閘,外牆彩繪著綠水青山和“二十四節氣圖”,各類護水標語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
小機埠,大民生。寧波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堅持建管一體、長效運行的原則,不斷創新管護模式,推動農田水利設施從“有人建”向“有人管、有錢管、管得好”轉變,全面提升設施完好率與運行效能,為寧波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