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婺剧,是一种在浙中金衢盆地流传了四百多年的地方戏曲,它以婺州方言和浓郁的地域文化为土壤、融合古今南北戏曲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在地方传统文化整体式微的今天,婺剧却越唱越红。近年来,扛着婺剧复兴大旗的浙江婺剧团更是在乡土公共空间中觅得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一年700余场演出,在全国屈指可数。如今,戏台下坐着的不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接触、喜爱上这门古老的艺术……
    婺剧究竟有多火爆?是什么让这一传统戏曲得以深深根植于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中?带着这些疑问,本网记者走进婺剧之乡金华,带您领略婺剧的独特魅力,探寻这一古老剧种越“活”越精彩的启示。

图片故事:绝美80后婺剧刀马旦——杨霞云

    [视频]婺剧青年演员:学不够 演不够

        在浙江婺剧团,有这么一些年轻人,是婺剧让他们聚在了一起,也是他们,让这里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朝气。
        早上七点,演员们就陆陆续续来到金华市城隍庙旁边的人民大会堂,这是他们的驻地,也是他们的排练和演出的地方。
        相对于其他剧种来说,婺剧中对武戏的要求更多,因此,翻跟斗成了他们每天的必修课,之后,是台步、唱腔和基本动作的常规训练。剧团中出演许仙的楼胜今年26岁,已经算是剧团中资格较老的人了,不少戏中都由他来担任主角,但他总是觉得自己还不够,依然坚持训练基本功。
        虽然只是训练,但每一个翻滚,他都会尽力做到最好。其他的年轻演员更是如此,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都是那么传神,拿出正式上台演出的劲儿来要求自己……【详细】

浙江婺剧团总经理王晓平更多>>

浙江婺剧团《昆仑女》下乡演出

     

     艺术院团要抓好“四个市场”


    我们现在主要抓四个市场,包括农村市场、国外市场、学校市场、城市市场四大块。


    我们一直有一个思路——“农村是我们的根”,农村这个市场,如果你有了,你不光会有经济效益,更能社会效益。我们是国家和人民养活的,就要尽一切努力回报社会。

    因为我是群众演员出身,我很早就看出来现在的艺术院团存在哪些问题。我当团长之前,浙江婺剧团一年也就20来场。所以当时我一上来,就说要走市场、走农村!因为我们当时没有条件走城市市场,要钱啊。

    现在很多院团不愿意下农村,搞个精品就封箱,老百姓却看不到。我们的精品剧目拿完大奖回来,马上就改成农村版。让老百姓能够感受到,我们在北京给国家领导人看过的剧目,在农村也能演。我们的《昆仑女》《梦断婺江》《穆桂英》都得过全国大奖,每一个我们都在农村演过好几百场。所以我们始终强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详细】
浙江婺剧团《昆仑女》下乡演出

艺术院团要抓好“四个市场”

    我们现在主要抓四个市场,包括农村市场、国外市场、学校市场、城市市场四大块。
    我们一直有一个思路——“农村是我们的根”,农村这个市场,如果你有了,你不光会有经济效益,更能社会效益。我们是国家和人民养活的,就要尽一切努力回报社会。
    因为我是群众演员出身,我很早就看出来现在的艺术院团存在哪些问题。我当团长之前,浙江婺剧团一年也就20来场。所以当时我一上来,就说要走市场、走农村!因为我们当时没有条件走城市市场,要钱啊。
    现在很多院团不愿意下农村,搞个精品就封箱,老百姓却看不到。我们的精品剧目拿完大奖回来,马上就改成农村版。让老百姓能够感受到,我们在北京给国家领导人看过的剧目,在农村也能演。我们的《昆仑女》《梦断婺江》《穆桂英》都得过全国大奖,每一个我们都在农村演过好几百场。所以我们始终强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详细】

戏台老板邵美兰更多>>

邵美兰正在售“票”

     

     走进“草根戏台”


    印象中,戏台总是跟着剧团跑。演员在表演之余,也是剧务和苦力,每到一个地方必先搭台,然后才是整理休憩、招揽生意。这样的表演,因而多了几分漂泊的味道。


    如今,城市里传统戏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广大的农村市场却依然红火。越来越多的剧团“轻装上阵”,抛弃“笨重”的戏台,走进乡间。

    这就带动了一个职业,戏台老板。每逢大节、大喜、大寿,村民们的耳朵开始期盼杨六郎和白素贞,那些没有礼堂或剧场的村镇就会想起他们。在晒谷场上支起一个大木台,再用油毡布挡上毒辣的太阳,十里八乡的叔伯姑奶们陆续赶到,连轴大戏将从下午1点唱到晚上10点。

    第一次见到邵美兰——圆脸盘,短波浪,袖子捋起,横挎一个腰包,一看就是个生意人。她是婺城区长岭村人,从19岁开始,她的人生就开始围着戏台转……【详细】
邵美兰正在售“票”

走进“草根戏台”

    印象中,戏台总是跟着剧团跑。演员在表演之余,也是剧务和苦力,每到一个地方必先搭台,然后才是整理休憩、招揽生意。这样的表演,因而多了几分漂泊的味道。
    如今,城市里传统戏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广大的农村市场却依然红火。越来越多的剧团“轻装上阵”,抛弃“笨重”的戏台,走进乡间。
    这就带动了一个职业,戏台老板。每逢大节、大喜、大寿,村民们的耳朵开始期盼杨六郎和白素贞,那些没有礼堂或剧场的村镇就会想起他们。在晒谷场上支起一个大木台,再用油毡布挡上毒辣的太阳,十里八乡的叔伯姑奶们陆续赶到,连轴大戏将从下午1点唱到晚上10点。
    第一次见到邵美兰——圆脸盘,短波浪,袖子捋起,横挎一个腰包,一看就是个生意人。她是婺城区长岭村人,从19岁开始,她的人生就开始围着戏台转……【详细】

老一辈婺剧表演艺术家吴光煜更多>>

吴光煜老先生正在传授“魁星点斗”

     

     魁星点斗——民间艺术的集约传承



    说起“魁星点斗”,婺剧迷们不会陌生。在金华,每逢庙会,或婺剧戏班每到一个地方的头场,表演的最后一幕都缺不了“点斗”,寓意青年学子得占魁头,高中状元。


    魁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曲星”。相传,“魁星”是古时某位皇帝的女儿,相貌极丑,却是满腹文才。皇帝很宠爱她,决定由她来钦点状元并招为驸马。洞房之夜,驸马却被新娘的容貌吓死。公主很伤心,以身殉情。上苍感其才华,便选了她做“文曲星”,专点“状元郎”。

    在婺剧中演“魁星”的是小花脸,穿魁星衣,走矮子步。左手捧斗,右手执笔,胸前露乳,偏女性打扮,戴着一个很丑的面具。出场亮相后,由乐手高念四句:“魁星出华堂,提笔写文章,麒麟生贵子,必中状元郎。”

    浙江婺剧团最出名的小花脸演员当属现在已是80高龄的吴光煜了……【详细】
吴光煜老先生正在传授“魁星点斗”

魁星点斗——民间艺术的集约传承

    说起“魁星点斗”,婺剧迷们不会陌生。在金华,每逢庙会,或婺剧戏班每到一个地方的头场,表演的最后一幕都缺不了“点斗”,寓意青年学子得占魁头,高中状元。
    魁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曲星”。相传,“魁星”是古时某位皇帝的女儿,相貌极丑,却是满腹文才。皇帝很宠爱她,决定由她来钦点状元并招为驸马。洞房之夜,驸马却被新娘的容貌吓死。公主很伤心,以身殉情。上苍感其才华,便选了她做“文曲星”,专点“状元郎”。
    在婺剧中演“魁星”的是小花脸,穿魁星衣,走矮子步。左手捧斗,右手执笔,胸前露乳,偏女性打扮,戴着一个很丑的面具。出场亮相后,由乐手高念四句:“魁星出华堂,提笔写文章,麒麟生贵子,必中状元郎。”
    浙江婺剧团最出名的小花脸演员当属现在已是80高龄的吴光煜了……【详细】

幼儿园老师何雪婷更多>>

老师们正在给小演员化妆
     
     幼儿园里的婺剧花儿

    丹凤眼,柳叶眉,粉面红唇……6岁的叶可喻第一次上戏曲妆,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兴奋地叫了起来:“好漂亮呀!”待到戏服上身,她更来劲了:亮出架势,一踢腿走起一圈台步,虎虎生风,活脱脱就是一名小女将!

    6月8日晚上,叶可喻首次登台,在学校的艺术节上表演婺剧《穆桂英挂帅》中的一个小选段。为此,她和其他三位小伙伴已经苦练了三个多月。

    如今,在金华,像叶可喻这样的“婺剧娃娃”还真不少。孩子们为何会迷恋上古老的婺剧艺术?这恐怕要归功于当地的一项“婺剧进校园”活动。从2008年开始,当地政府通过婺剧团送戏进校园、设立婺剧特色试点学校、举办中小学生婺剧汇演等一系列举措,大力推广宣传地方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受到艺术的启蒙。

    叶可喻所就读的金华市蒲公英国际艺术幼儿园引进婺剧的步子迈得还要更早……【详细】
老师们正在给小演员化妆

幼儿园里的婺剧花儿

    丹凤眼,柳叶眉,粉面红唇……6岁的叶可喻第一次上戏曲妆,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兴奋地叫了起来:“好漂亮呀!”待到戏服上身,她更来劲了:亮出架势,一踢腿走起一圈台步,虎虎生风,活脱脱就是一名小女将!
    6月8日晚上,叶可喻首次登台,在学校的艺术节上表演婺剧《穆桂英挂帅》中的一个小选段。为此,她和其他三位小伙伴已经苦练了三个多月。
    如今,在金华,像叶可喻这样的“婺剧娃娃”还真不少。孩子们为何会迷恋上古老的婺剧艺术?这恐怕要归功于当地的一项“婺剧进校园”活动。从2008年开始,当地政府通过婺剧团送戏进校园、设立婺剧特色试点学校、举办中小学生婺剧汇演等一系列举措,大力推广宣传地方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受到艺术的启蒙。
    叶可喻所就读的金华市蒲公英国际艺术幼儿园引进婺剧的步子迈得还要更早……【详细】

一名“90后”戏迷的自白更多>>

陈艳玲和婺剧演员郭丽合影

     

     奈何婺缘深


    “一对紫燕双双飞,一只高来一只低,我本金枝……”课间我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轻声哼着婺剧《百寿图》里金枝公主的唱段。边上一群女同学在激烈地讨论着某某韩剧里哪个男演员最帅。就如同我不懂她们的聊天内容一样,她们也听不懂我在哼唱些什么。总是被同学调侃为什么我跟老人一样,喜欢戏剧,我笑着纠正道“是戏曲”。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许多在金华出生、长大的孩子,不知道我们的家乡戏叫“婺剧”,我却对中国的戏曲艺术尤其是婺剧艺术充满兴趣,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去学习。我觉得有爱好的人是幸福的!

    这样一种特殊的爱好从四五岁开始。只记得那时村子里经常搭台唱戏,小孩子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成群结队,沉浸在各种零食玩具的世界里,好不开怀。与其他孩子相比,我是个另类,一个人不吵不闹,一场戏下来,静静地坐在爷爷或奶奶怀里一动不动……【详细】
陈艳玲和婺剧演员郭丽合影

奈何婺缘深

    “一对紫燕双双飞,一只高来一只低,我本金枝……”课间我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轻声哼着婺剧《百寿图》里金枝公主的唱段。边上一群女同学在激烈地讨论着某某韩剧里哪个男演员最帅。就如同我不懂她们的聊天内容一样,她们也听不懂我在哼唱些什么。总是被同学调侃为什么我跟老人一样,喜欢戏剧,我笑着纠正道“是戏曲”。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许多在金华出生、长大的孩子,不知道我们的家乡戏叫“婺剧”,我却对中国的戏曲艺术尤其是婺剧艺术充满兴趣,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去学习。我觉得有爱好的人是幸福的!
    这样一种特殊的爱好从四五岁开始。只记得那时村子里经常搭台唱戏,小孩子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成群结队,沉浸在各种零食玩具的世界里,好不开怀。与其他孩子相比,我是个另类,一个人不吵不闹,一场戏下来,静静地坐在爷爷或奶奶怀里一动不动……【详细】

如何让婺剧走得更远?更多>>

有多少人认识这个“婺”字
     
     金华婺剧促进会秘书长王亦平:传承,从娃娃抓起
    2006年,浙江省婺剧促进会宣布成立。之后,缙云、金华、衢州等地纷纷跟上,宗旨是牵头促进婺剧发展。这两年来,以“婺剧进校园”活动最为典型。目前,全市建立60多所“进校园”试点学校,婺剧教育学生达10多万人……【详细】

浙江婺剧团书记严立新:越演,才越有活力
    浙江婺剧团这些年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放下身段,主动走入农村市场,进而带动了其他的农村剧团。大家相互竞争,服装、灯光等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戏越演越好,看的人也越来越多,元气开始慢慢恢复……【详细】

婺剧表演艺术家朱元昊:提升,须形成流派
    我认为,如何在六大声腔当中有选择地落脚于某一个最典型、最能代表八婺文化的声腔,,一条路走下去。比如乱弹,平时所有的戏在乱弹里走,而其他剧种保留一个两个剧目。这样一来,老百姓一听就明白,婺剧来了……【详细】
有多少人认识这个“婺”字

金华婺剧促进会秘书长王亦平:传承,从娃娃抓起

    2006年,浙江省婺剧促进会宣布成立。之后,缙云、金华、衢州等地纷纷跟上,宗旨是牵头促进婺剧发展。这两年来,以“婺剧进校园”活动最为典型。目前,全市建立60多所“进校园”试点学校,婺剧教育学生达10多万人……【详细】

浙江婺剧团书记严立新:越演,才越有活力

    浙江婺剧团这些年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放下身段,主动走入农村市场,进而带动了其他的农村剧团。大家相互竞争,服装、灯光等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戏越演越好,看的人也越来越多,元气开始慢慢恢复……【详细】

婺剧表演艺术家朱元昊:提升,须形成流派

    我认为,如何在六大声腔当中有选择地落脚于某一个最典型、最能代表八婺文化的声腔,,一条路走下去。比如乱弹,平时所有的戏在乱弹里走,而其他剧种保留一个两个剧目。这样一来,老百姓一听就明白,婺剧来了……【详细】

“婺剧娃娃”登台记

微博·婺剧

网友说婺剧

    @燕子春天里:小时候特别爱看戏,《碧玉簪》、《秦香莲》、《白蛇传》……现在想起来,仍是很怀念,怀念那份热闹,也怀念戏台旁边的小摊点!
    @七尾:最喜欢看婺剧的武旦,打的漂亮,人也漂亮!
    @思无邪:听说戏迷都很疯狂,男演员经常收到老太太送的金戒指!
    @良胖:那次去人民大会堂看演员晨练,吊嗓子、压腿、翻跟头……说实话,这台上的风光都是台下苦练出来了的。
    @婺江:身为金华人,小时候光顾打游戏了,都没看过婺剧。要是“婺剧进校园”能早几年就好了,那我也说不定会唱几句呢!
    @木瓜:一年看两百多场戏,你说我喜不喜欢,浙江婺剧团到哪演,我就追到哪,都成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