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声声自远(暖闻热评)

【人物】捐赠者“顺其自然”
【故事】自1999年起,浙江省宁波市慈善总会每年都会收到署名为“顺其自然”的捐款。从最初的5万元到2021年的105万元,捐款方式年年相同:先汇款,后寄凭证,落款为“顺其自然”或其他词组的化名。23年来,“顺其自然”累计捐款总额已超千万元。远近闻名的“顺其自然”已成为一张爱心名片,激励着更多善行义举。
【点评】
“顺其自然”连续23年捐款,始终如一践行着信中的自述:“好事不说,顺其自然”。一年一度的如期而至,灾害关头的定向捐赠,匿名爱心人士的不断涌现……涓滴善意,汇聚起一座城市的温度,在一次次“默默无闻”中成就着大写的慈善。
大爱无声声自远。更多人为“顺其自然”所为而感动,加入了爱心的接力。多年来,宁波匿名捐款的爱心人士已超5000位,累计捐款超5000万元。正如“顺其自然”名列“大写浙江人”时的推荐语:“做好事不留名”成为宁波市民奉献爱心的风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爱心群体。
因为真挚,所以动人。曾经好奇的受捐方也意识到,重要的不是寻找“顺其自然”,而是把爱心更好地传递下去,用实际行动回馈善心善举,专注助学助教,并逐年公布善款去向明细,在“慈善无处不在,慈善人人可为”的氛围中涵养慈善意识、弘扬慈善文化。由“寻找个人”开始,以“投身加入”延续,“顺其自然”从普通市民中走出,最终成为一座城市的爱心符号,将慈善更广泛、更持久地写进更多人的心间。
23年间,初心不改的“顺其自然”蓄积着关怀的力量,传递着社会的温度。进入数字时代,如何在捐助方与受益方之间,更直接地将“心底的感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探索正在逐步展开。用指尖的移动支付捐出善款,用脚下的运动步数走出日常的公益,用互联网平台让捐赠、分配信息更加透明……数字技术正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积聚善意、传递爱心。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通过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连续两年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了互联网慈善。用数字技术为慈善赋能增效,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顺其自然”将以更生动的方式连接起心间与指尖,以更广泛的互助汇聚起个人与群体。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慷慨,“助人所需、急人之难”的美德,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冬季。以一己之力怀兼济之心,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顺其自然”给我们以暖意,更给我们以启迪。“慈善是道德的积累”,愿我们共同用设身处地的扶助点亮道德之光,用力所能及的慈善汇聚社会暖流,让向上向善的力量充盈街头巷尾,书写更多“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时代故事。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6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对准跑道加速跑!杭州余杭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
- 余杭区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人民网 张帆摄 人民网杭州1月4日电 (张帆)“我们推出了‘一键回收’数智低碳场景应用,打通了商务、城管、环保、发改等多部门数据系统,搭建了居民端、企业端和政府端,构建了‘前端收集—循环利用—智慧监管’闭环体系,有效解决了再生资源回收溯源数据精准问题。…
- 浙江为快递业立法 解决快件投递“最后一公里”
- 上着班突然接到快递员电话,说快递已经送到家门口了,敲门没人,但之前并没有约定上门时间;买了个大件正在家等着快递员上门,却只等来了一串取件码;买的东西迟迟没收到,查看物流信息显示“已签收”,询问快递员才知道,东西早已经放在驿站或门卫处了……这样的情况,你是否也遇到过? 消费者在驿站取快递。浙江省邮政管理局供图 投递前快递员是否应主动联系收件人?快递员是否有义务送货上门?投放至快递末端服务设施是否需要征求收件人意见?2021年9月29日,《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