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共享 共进 共富

杭州:西湖湘湖开启“美美与共”的“西湘盛景”

俞倩、方亮、郑丽华、毛越、斯金叶
2023年06月29日08:21 | 来源:杭州日报
小字号

一江春水穿城过,两岸风光各不同。6月28日上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萧山区相聚在西子湖畔,以水为媒,邀湖山见证,西湖与湘湖正式缔结“姊妹湖”,义结金兰、心手相牵,以“西湘”之名,共赴一场未来之约。

同在一城、同属一根,西湖和湘湖如两颗明珠闪耀在钱塘江两侧。江之北的西湖,山明水秀,人文荟萃,是充满东方传统文化内涵与神韵的文化名湖和历史名湖;江之南的湘湖,清丽婉约,文脉流芳,是见证杭州城市发展的新兴之湖和活力之湖。

两湖相遇,新时代“西湘记”序幕徐徐拉开,“美美与共”的“西湘盛景”在期待中逐笔呈现。

共享

2002年,西湖启动了持续至今的综合保护工程,西湖“东南西北中”得到全方位保护和整治,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免费开放,还湖于民、还景于民,开创了全国旅游景区先河;2003年,萧山作出“圆梦湘湖,还湖于民”的重大决策,湘湖先后历经三期建设,实现了从复湖、建湖到成湖的破茧成蝶,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0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湘湖正式牵手,“还湖于民”蕴含的“共享”要义仍然是关键词之一。

未来,“两湖”将通过品牌共建、智库共享、文化共兴、旅游共荣、赛事共办、文创共拓、商业共育和资源共融,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合作,进一步提升“两湖”的文化影响力、文化旅游吸引力和文旅产业竞争力,让市民游客更加充分地参与西湖、湘湖的保护发展,让西湖、湘湖的保护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市民游客。

共进

西湖与湘湖携手缔约,在杭州文旅发展史和区域合作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西湖与湘湖将着力打破边界概念,以更加接近的物理距离、心理距离、思想距离,齐头共进,推动实现有域无界、一体发展。

西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接下去将为湘湖输出高水平规划、高品质建设、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经验做法;西湖也将积极对标湘湖产业优势,加快推动景区数字化改革、经营模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业态多元融合发展,把西湖的品质、能级提升到新的高度。

2023年是亚运之年,届时五湖四海的游客将汇聚杭州。西湖、湘湖作为城市门面,也将在管理上、服务上加强合作,互相对标,给中外游客提供高质量的体验。

共富

“西湘记”汇聚西湖和湘湖之能,将“两湖”生态效益和人文价值不断叠加放大,是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助力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积极探索。

西湖和湘湖宜居宜游宜业,在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上各具特色。未来,“两湖”将在生态治理上协同共进,持续放大“两湖”生态效应,助力打造杭州亲水宜居品牌,推动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让“两湖”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生态财富。

“两湖”还将通过建设旅游共同体、成立导游联盟,合作开发西湖—湘湖一体化旅游精品线路,互设旅游资源推介点,进行文旅资源展示、旅行社设点,加强“新经济、新旅游、新文化”的互通互融、创新发展。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浙江为共享法庭建设与运行建立省级标准
  人民网杭州6月27日电 (记者郭扬)“浙江省地方标准明确了共享法庭是一项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而不是一个机构,并围绕队伍建设、信息流转、服务输出等方面,归纳出共享法庭必备的三个特征,即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今天,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全社会发布《共享法庭建设与运行规范》浙江省地方标准,对共享法庭是什么、怎么建、干什么、怎么管进行了规范。据悉,该标准经过近7个月的调研、立项申报、研讨论证,历经专家审评和社会公示,将于6月29日正式实施。 共享法庭是一站式诉讼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基层治理的最小支点,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的重大创新。…
以文兴业 杭州良渚文化大走廊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良渚文化大走廊,是以良渚文化为核心的大走廊,串起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径山文化、双千年古镇文化等,创造了多个城市文化IP。 2022年12月,余杭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迭代构建包括其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五千年发展轴在内的“两廊一轴”发展空间新格局。这也意味着,良渚文化大走廊在向经济大走廊发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