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别人家的孩子”又来了!绍兴诸暨15岁少年拿了国际奥数竞赛满分

2023年07月17日10:48 | 来源:潮新闻
小字号

暑假到了,你家孩子在干什么?在绍兴诸暨,有个“别人家的孩子”,刚刚拿了国际大奖回来,接下来准备去大学听课了。

7月12日,在日本千叶县结束的第6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来自中国的6名选手全员获得金牌,中国队以240分的总分实现团体总分五连冠。

这支冠军队伍中有两名队员来自浙江,他们分别是诸暨海亮高级中学的史皓嘉和宁波镇海中学的张鑫亮,其中,史皓嘉以42分满分摘得金牌。

聊到数学“滔滔不绝”

7月14日,刚载誉归来,史皓嘉所在的海亮高级中学就为他和教练组的老师们准备了一场隆重的凯旋仪式。

凯旋仪式的舞台上,史皓嘉穿着红色队服,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脖子上的金牌闪闪发光。虽然站上过国际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但站在凯旋仪式舞台上的史皓嘉依旧有些紧张,时不时地看向教练或者工作人员,来判断自己要站哪里、做什么。

不过,谈起关于数学的话题时,他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说到此次考试较难的第6题,史皓嘉表示:“这道题我做了一个小时,是一道几何问题。平面几何大家喜欢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我刚好比较熟悉一种适合这道题的方法,就做得很快。”

史皓嘉还去了解了队友的做题情况:“我们队有两个人应该是用几何法做的,还有一个是用另外一种计算的方法,另外两个人比较可惜,都是差一步做出来。”

史皓嘉认为,数学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很多,随便写都可以写出很多做不出的题,有一些是开放式的解答,“出一个难的题,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要出一个好且难的题,就是比较厉害了。”

小学就会做初中的数学题

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史皓嘉从小就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展露出了天赋。

史皓嘉有个姐姐,成绩也拔尖。初二时,姐姐在家写作业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史皓嘉看到,在纸上写写算算,一下就解出了正确答案,还得出了一个可以通用的公式。

做出那道初二数学题时,史皓嘉才上小学三年级,从没上过补习班。

曾有人问他怎么学会的?小皓嘉说:“我喜欢数学,姐姐的数学课本我都会拿来看,看着看着就会了。”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史皓嘉就跟随家人来到诸暨。

9岁修完初中数学课程,10岁获得全国竞赛金奖,15岁拿下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还曾参加2022年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并获得浙江省一等奖……

对于学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海亮高级中学数学金牌教练、史皓嘉主教练赵斌并不意外。

赵斌觉得,遇到皓嘉这样的学生很难得,他在学习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功利心,只是单纯对数学问题执着、感兴趣。他说:“皓嘉平时做题的时候很认真,有的问题想了一年、半年,他可能还在想这个问题。”

暑假想去大学里“蹭课”

史皓嘉的父母对他采取的是一种“放养”的教育模式,不上补习班,不强加兴趣班,只要孩子喜欢的事物,家里都会全力支持。

皓嘉妈妈说,儿子喜欢看书,“小时候我们带他很省心,每逢周末,只要把他带到书城,他就能够在里面待上一整天。”

他的班主任认为,皓嘉的优秀源于自律。

班主任觉得,“这样的孩子甚至不完全是老师教出来的,绝大部分是他自己‘钻’出来的。他的坐劲很足,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常常学到忘记时间。”

主教练赵斌也提到,皓嘉常常因沉浸于思考某个数学问题而错过饭点,也会因为一个问题和教练在宿舍楼下讨论至深夜11点。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对数学的热爱,皓嘉在数学竞赛路上一直充满快乐。

有人会称史皓嘉为“天才”。但他觉得自己跟每个学生都一样,会玩,做题会烦躁。

那怎么办?“那就不做了呗!”他也很洒脱。

参加完这次国际大赛,史皓嘉还在当地玩了几天。有些孩子盼到了心心念念的暑假,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又要踏上求学路了。

史皓嘉说,这个假期,他想去大学听听课,了解一下各个专业都在学什么,“以后选专业的时候,心里会有数一点。”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