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环境优美 产业兴旺 生活幸福

台州仙居:一场始于“千万工程”的全域蝶变

张妮婷
2023年10月12日08:48 | 来源:中国台州网
小字号

共富驿站。仙居县委宣传部供图

未来农场。仙居县委宣传部供图

十都英中药材市场。仙居县委宣传部供图

现在的曹溪曹店移民区块。仙居县委宣传部供图

  乡村应该是怎么样的?2003年,源起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给了广大乡村主题鲜明、方向明确的命题作文。

  20年时间,台州仙居沿着“千万工程”指引的道路,按照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的部署,深入挖掘各村特色,发展农文旅融合美丽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做强集体经济,逐步实现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从“一处美”迈向“全域美”。

  不论是依靠独特地理优势吃上“旅游”饭的,深挖历史根脉做强特色产业的,还是从山上到山下,靠着移民过上新生活的……在仙居,广大乡村早已从污水遍地、贫穷落后,蜕变为村庄建设规范有序、乡村治理成效明显、村容村貌和谐统一、美丽经济活力释放的新面貌。

  近年来,仙居还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总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总抓手,打造“四个仙居”更多标志性成果,持续提升和美乡村创建质量。

  向区位要发展

  走进仙居县白塔镇上叶村,一排排小洋房林立,地面干净整洁,门前屋后的庭院里种着各式花草;停车场、篮球场、足球场等一应俱全;共享食堂里,老人们吃着热乎的饭菜;儿童乐园、口袋公园里,父母带着孩子开心地玩耍着……

  “现在好啊!开个民宿,旺季就跟游客们打交道,交朋友,淡季还可以去别的地方学学他们民宿怎么做的,顺便旅游,日子舒服得很。”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上叶村村民齐爱红开的民宿营业额在两三万元左右,“一年能赚二十来万元,不是问题。”

  在上叶村,像她这样开民宿的,这几年越来越多了,这得益于该村的地理区位优势——

  上叶村位于神仙居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块,东有仙居绿道环村而过,南有迎宾大道、湿地公园,西临神仙居游客接待中心,北有神仙大农白塔旗舰店、大型停车场,交通便捷,文旅资源丰富。景区年均100多万人次的客流量,赋予了上叶村得天独厚的绿色发展潜能。

  “2017年,上叶村因为神仙居度假区建设需要,整村搬迁到这里,2019年,一幢幢新房子就建好了。”上叶村驻村干部吴雄建说,在此基础上,上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作为切入点打造景村融合型美丽乡村,同时发展民宿集群,把景区人流量优势转化为实打实的发展红利。

  刚开始,村里做民宿的只有寥寥几家,如今,上叶村民宿数量已经达到五十多家了,仅民宿一项年收入就达2500多万元。

  为了带动村民共同富裕,该村还成立了旅游公司,让全村村民成为公司股东,借助旅游资源优势,卖起了土鸡蛋、番薯粉、黑豆等农特产品。

  钱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上叶村又摩拳擦掌,打造起了未来乡村。

  “我们不断推进农创、青创、科创、文创等四创空间融合,打造乡创人才高地,探索具有上叶特色的人才振兴发展之路。”一路走,一路看,上叶村的“未来感”愈发浓郁——

  上叶村的乡创空间——未来盒子,建成不久,已经和多家头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机构等开展战略合作,包括与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合作的现代农业技术基地、与台州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合作的农创客创业基地等项目。

  在未来盒子旁边,就是上叶村的未来农场,过去曾是一片抛荒的自留地。2022年,上叶启动了省级未来乡村建设,将土地统一流转到村集体,依托数字技术,打造了一个集共享菜园、研学体验功能于一体的农场。

  在乡村艺术展厅里,画展、针刺无骨花灯展等轮番上阵,不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了乡风文明建设。

  周末或节假日来上叶村,没准还能遇上乡村市集,六七十个摊位里,有的村民亮出好厨艺,做起打年糕和特色小吃,有的村民拿出了自家的土特产,仙居小吃、时令果蔬、乡村手作等产品应有尽有。

  除了现有的项目,上叶村党支部副书记吴飞飞还介绍起了村里的规划:物业服务暨洗涤中心即将投用,届时将为民宿产业提供布草的洗涤、烘干、消毒、熨烫、折叠一条龙服务。总投资1500万元的乡村亲子乐园正在规划建设,该乐园包含田园卡丁车、观光小火车、稻田乐园、旋转飞椅、滑草等20多个项目,计划年底完工。

  依托先天优势,不断深挖潜力,做强文旅文章,不断丰富业态,让游客住得下,吃得好,更有得玩。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160万元。

  向搬迁要活力

  “没搬之前,大家看天吃饭。我现在还记得十六岁那年,家里颗粒无收。移下来之后生活好多了,大家钱袋子鼓了,生活好了,前阵子我们还一起在广场看亚运会直播呢。”仙居县曹店村村民曹日林今年72岁了,谈起生活的变化,他也感慨颇深。

  曹店、曹溪两村之前都是革命老区村,地处偏远山区,移民下山前,村里有句俗语,叫“乌糯当水稻、柴火当棉袄、野菜当肚饱”,生产生活、读书就医都十分不便。

  这样的村庄如何实现发展?下岸水库建设给两村带来了发展机会,从山上下来,从山里出来,到横溪镇去!于是,这场始于2000年的搬迁,激发了广大村庄的发展活力。

  2003年,伴随着“千万工程”拉开帷幕,横溪镇将移民区规划纳入该镇党建示范带总体规划。20年来,镇村两级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把“移得下、安得住、富得起”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以前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没有直达的班车,回家都不方便。现在搬下来了,四通八达,全村道路六米宽、八米宽,大小车都能开到家门口。”曹溪村书记曹洪生说。

  搬下来了,也要让村民们安得下、富得起。

  “当时不少村民的想法就是原先在山上还有番薯、玉米吃,担心下山连饭都没得吃。”为了消除村民们的担忧,横溪镇第一时间出台相关政策,保障移民下山后的户口迁移、就医、就学等方面的权益,同时联合村级党组织,鼓励党员带头“走出去”,形成了油漆、明虾和小吃三大在外主导产业。

  同时,村里扶持一批有能力的村民就地创业。镇党委在牵线本地企业就业的同时,还通过示范引领,在两村先后设立了上百个服装、来料加工点,并面向全村村民开展缝纫、烹饪等技能培训,让移民户能在家门口充分就业。

  如今,在曹店、曹溪两村的共富驿站里,曹溪村共富生活委员曹秀梅忙活着给村民们介绍工作。“我们主要是牵线搭桥的作用,通过日常走访,了解在家村民的就业需求,定期联系在外经商的村民,并对接镇工办掌握镇上企业的招聘信息,进行信息匹配。”曹秀梅说,2023年以来,已有110多位村民通过共富驿站找到了工作。

  “此外,移民下山至今,两村一共有500多人参加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都能领到2200—2500元的养老金,既保障了老年生活,又为年轻人创事业放开了手脚。”横溪镇宣传委员王一说。

  在共富驿站的不远处,是曹店、曹溪两村的便民服务中心。“办事不便,是移民们下山前最大的苦恼。”王一介绍,在服务中心,村民可以办理水库移民补贴、困难群众低保申报审批、退伍军人优待证申请等39项便民服务事项,还可以免费使用电脑、打印、复印和自助拍摄打印证件照等。一旁的健康驿站,24小时自助售药机、售货机、慢病管理机等一应俱全,责任医生定期坐诊,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健康体检、问诊和紧急购药。服务集成,便民集成,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也辐射到了周边村社和附近老工业园区的企业员工。

  串联起共富驿站和便民服务中心的是红旗渠的溪边人行道。绿树成荫,溪水中,一条条红鲤鱼悠闲甩尾游动,村民在溪边长亭里坐着听曲,聊天,好不惬意。

  人居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的图层逐步叠加,最终汇聚成移民群众的幸福底图。如今的曹店、曹溪两村,村民人均收入实现了从不足1700元到4.9万元的飞跃。

  向产业要动能

  十月中旬,天气转凉,偶有细雨,蒋振华早早完成了贝母的播种,接下来便是坐等收获了。

  蒋振华是埠头镇九都村村民,有着25亩地,种植中药材已有近二十年。“我们都是水稻跟贝母轮种,播种跟收获的时候需要找小工,平时管理也比较轻松,一年光是靠中药材种植就能赚二十来万元。”

  一直以来,埠头镇都是“浙八味”中药材的传统种植地,因其质量好、应用范围广及疗效佳,备受药学家推崇。其中,中药材元胡、贝母、白术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千年前的宋代,但是后来随着市场的变化,慢慢地,种中药材的越来越少了。

  “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增收致富”近年来,埠头镇沿着这样的路子,不断深挖中药材历史,向产业要发展动能。

  就在当地中药材产业亟待复兴之时,项超伟回到了老家仙居。

  “仙居有深厚的中药材底蕴,且当地政府重视,中草药事业一定可以迎来飞跃式的发展。”项超伟是仙居人,跟各类药材打了十几年交道,是如今当地人口中的“药材大王”。

  在机缘巧合下,项超伟结识了埠头镇党委书记郑毅,在全面调研白术近15年的销售走向和试种检测后,他注册了药材公司和“大陈坑术”商标。

  但重启中药材种植,一开始还是有些难度。村民一方面迫切希望能再现药谷辉煌,但是又被前几年的药材收益亏怕了,不敢种。

  “公司的发展方向是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项超伟说,为重拾农户种植白术的信心,他决定为农户免费提供白术苗,同时提供技术指导,采收后由公司以不低于保底价收购。

  产业发展有了带头人,既有免费的苗领,还有保底收入,一下子,村民们有了信心,重新种起了中药材。光是2021年底,项超伟就向村民发了十吨中药材种子,白术种植面积达100多亩。2022年,他更是建立起了中药材育苗基地。

  “目前我们的中药材有贝母、白术、元胡这三种,下半年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可以达到两千亩。”项超伟介绍,如今,全镇已经有五百多户村民参与到中药材种植当中来。“村民们种中药材,每年亩均收益能有一到两万元。”

  此外,为完善中药材产业链,打造“神农谷”道地药材品牌,集药材粗加工、销售、药农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十都英村中药材市场和物业大楼于202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不仅能为村集体带来每年30多万元的租金收益,更为整个道地药材种植产业提供了最根本的支撑。

  “现在有了中药材市场,我们的中药材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原先药材只能对接饮片厂,卖给其他地方进行加工。现在我们自己有了加工基地,可以直接做成饮片,产品价格上去了,村民们的收入也能得到带动提升。”项超伟说。

  据悉,2023年11月,中药材加工基地即将进入满负荷生产时段,拥有一天五吨的加工能力,届时埠头镇的中药材都会汇聚于此,附近的村民又有了应聘上岗、增加收入的好机会。

(责编:孙鹏、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