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温岭:城乡供水精准智能 群众畅饮优质好水

“这个村一共有630户进行‘一户一表’改造,是温岭今年最后一批。”近日,台州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工作人员来到箬横镇亚湖村,对“一户一表”改造工程进行验收。这是温岭市“群众畅饮好水一件事”微改革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台州市内唯一入选2023年浙江省委改革办首批“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项目,温岭市“群众畅饮好水一件事”微改革聚焦群众饮水生活中的高频所需所盼,着力打通城乡饮水管理运行中的堵点难点。
截至目前,温岭市城市公共供水水质合格率稳定保持100%,管网漏损率降至7.98%,6.3万名居民饮用水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水费负担下降15%。
“一户一表”改造,让村里减负
在箬横镇娄江村,漏水一直是村里面临的一个“负担”。2020年,村里统一完成了“一户一表”改造,对建设年限早、老化明显的水泥管、铸铁管实施改造,有效解决管网老化、漏损率高、管径偏小、水压偏低等问题。近几年的水费支出、人工支出、修理维护费用节省了近三分之一。
“以前漏了水都是村里负担的,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自从进行‘一户一表’改造后,我们村里负担轻了,村民也自觉节约用水了。”娄江村党总支书记阮连方对此赞不绝口。
目前,温岭市已累计完成农村“一户一表”改造267村,实现抄表计量收费到户,减轻了过去总表制带来的漏损均摊负担,惠及群众6.3万人。
供水水源一体化调配,让用水更智慧
“我们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发了水库群供需模型和旱情智能预警应用,实现了旱情智能研判和水源调度方案优化。”温岭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一来,就能更加精准地为调度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2023年1至7月,温岭遭遇降雨少、境外引水不足等问题。通过旱情预警和多源调度、限制供水,温岭共节约供水量400余万吨,有力保障了城乡供水稳定有序。
此外,温岭市还制定出台了《温岭市多水源联合调度方案》,由过去单库调度为主优化调整为多库联动调度,建立“打通内外、多源联供”的调度规则,实现“水源联调、余缺互济”。
饮用水全流程监管,让喝水更放心
群众饮用水问题,不仅量要足,质也得优。如何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温岭市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实行从“源头”保护到“龙头”利用全流程一体化监测管控,增加优质水资源供应。
湖漫水库是温岭的最大水源地,保护好这个“大水缸”,就等于守住了老百姓的水源。温岭市通过建立湖漫水库物防、技防、人防“三位一体”管护体系,设立了1.7万米防护隔离网和6个电子围栏点位,增设了20处视频监控设施和4个主要入库溪流水质监测点,建立了“巡查发现—打击查处—整改销号—常态管控”的闭环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了水库水质安全。
据悉,温岭已经启动日供水规模0.3万吨的上马工业水厂建设,完成2家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新增15处雨水集蓄利用系统,河网、雨水、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规模达到每月167万吨。通过分质供水体系建设,目前该市已实现有效置换优质供水资源。(江盈盈、陈小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