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原创

从一条河看长三角示范区生态规划

人民网记者 王文娟
2023年11月23日11:24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小雪节气,初冬时节,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太浦河上,一只白鹭掠过水面激起阵阵涟漪,太浦河两岸的树木枝繁叶茂,远远望去宛如一条“时光隧道”……这是今日太浦河的寻常风景。

长三角水域附近风景。 人民网 王文娟摄

长三角水域附近风景。人民网记者 王文娟摄

一条河流因西接太湖,东注黄浦江,被命名为“太浦河”。作为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太浦河的发展变化,也见证了长三角示范区的生态之路。

制度创新,实施联合河湖长制

太浦河全长57.2公里,流经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是太湖流域洪水外排主要通道之一,也是太湖向上海、嘉兴等下游地区供水的骨干河道。

然而,上世纪90年代起,因对太浦河的定位不一,治理也存在分歧。比如,上游苏州吴江将太浦河定位为泄洪通道,两岸周边遍布纺织企业,因地势原因,企业排污最后汇入太浦河,而下游的嘉兴嘉善和上海青浦,却将太浦河定位为饮用水水源。“一河三标准”,又受限于行政体制,给治理带来了难度。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成立,为三地联手治理太浦河带来契机,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太浦河周边及沿岸地区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岸线综合治理。

“一心三区 三廊三链”先行启动区生态格局规划。 长三角执委会供图

“一心三区 三廊三链”先行启动区生态格局规划。长三角执委会供图

2020年9月30日,沪苏浙两省一市生态环境、水利(务)局(厅),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以及示范区执委会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围绕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一河三湖”等重点强跨界水体,三级八方大胆试、勇敢闯,突破行政壁垒,积极探索省际交界河湖联保共治新经验。

《联保方案》印发后,两省一市河长办即建立示范区“一河三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合河湖长制,其中太浦河(含汾湖)建立区(县)级河长3名、镇级河长7名、村级河长20名。

2023年4月,两省一市河长办、太湖流域局会同示范区执委会发布《示范区联合河湖长制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了示范区联合河湖长制的制度刚性。依托联合河湖长制工作规范,示范区“两区一县”(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河长部门持续紧密对接,从项目协同走向一体化制度创新,在治理上深化联保制度。

联合执法,完善统一监测体系

一河跨两省一市,如果出现环境违法问题怎么办?于是,“两区一县”生态环境部门根据《联保方案》联合出台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方案,每年制订联合执法年度工作计划,并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排污单位、邻避问题、跨域信访投诉和污染隐患问题,以及重大活动环境保障等方面,开展一系列联合执法行动。

2023年3月22日的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两区一县”水行政执法人员对火泽荡、太浦河、汾湖开展联合执法巡查活动,对沿线的乱占、乱堆、乱采、乱建等河湖“四乱”情况进行巡查。在生态环境执法方面,依托示范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先后就强化太浦河水环境协同保护,联合开展了专项执法行动;联合开展专项执法巡查;联合开展对印染、纺织、化工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执法行动。

2020年以来,两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还共同编制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境监测联动工作方案》。在工作方案的指导下,青浦、吴江、嘉善三地生态环境监测部门不断推进示范区重点区域水质联合监测工作,联合制订《地表水手工监测网络优化实施方案》,逐步完善生态环境联动监测机制。

嘉善竹小汇零碳科创聚落。长三角执委会供图

嘉善竹小汇零碳科创聚落。长三角执委会供图

2023年8月20日,在太浦河金泽水源湖点位,青浦、吴江、嘉善三地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对太浦河断面进行联合水质监测。同一套监测指标、同一个监测频次、同一套评价标准、同一个评价方法,再加上三地监测人员同时在场,确保了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全面。监测结果多方共享,一体化示范区水生态环境协同监测的长效工作机制初步成形。流经三地的太浦河上下游监测数据也终于汇点成面,成为展现一体化示范区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据。

长三角水域附近风景。 人民网记者 王文娟摄

长三角水域傍晚时的风景。人民网记者 王文娟摄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地跨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总规划国土面积约2413平方公里,水域占比超20%。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总体目标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生态格局,基本构建生态与发展相得益彰、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多元化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新体系,打造生态优美、创新活跃、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著名湖区和绿色发展价值高地。

(责编:叶宾得、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